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立足新起點新征程,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讀懂新年賀詞,從中感悟大國領袖赤誠的人民情懷,用實際行動把“愛民之情”時時記在心中、把“為民之責”牢牢扛在肩上、把“利民之舉”事事落到實處,在新征程上交出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
站穩人民立場,把“愛民之情”時時記在心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說到,“對大家關心的就業增收、‘一老一小’、教育醫療等問題,我一直掛念。”這一言一語飽含著心系民生冷暖、情牽萬家燈火的深刻關切,體現著大國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人民群眾的事情都是頭等大事,都是必須放在心坎上、抓在手心里的要緊事。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弄清“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性問題,自覺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把為民造福作為矢志不渝的價值追求,時刻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家事”,以“時時放心不下”“事事抓在手上”“常常掛在嘴邊”的積極姿態,用心用情對待每一名群眾、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贏得“人民滿意”的口碑。
厚植為民情懷,把“為民之責”牢牢扛在肩上。歷年的新年賀詞,都滿是對人民群眾的牽掛。從2022年“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到2023年“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到2024年“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再到2025年“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彰顯出我們黨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歸于人民的執政理念,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取得輝煌成就、贏得民心的秘訣。廣大黨員干部要把“為民之責”牢牢扛在肩上,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切實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在群眾身邊真聽、真看、真感受,做到群眾關切“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更要多聚焦群眾關心的就業、入學、就醫、住房、養老等民生問題,建立民生項目清單,完善解決民生問題制度機制,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耕民生福祉,把“利民之舉”事事落到實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我們要一起努力,不斷提升社會建設和治理水平,持續營造和諧包容的氛圍,把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讓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正所謂“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在新的一年里,廣大黨員干部一方面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緊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內容,如教育改善、就業與收入、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耕地保護、土地流轉等,認真細化落實各項改革部署,加大改革攻堅力度,讓更多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另一方面要著眼長遠規劃,多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杜絕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心態,堅決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對待工作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把“潛績”變成最大的“顯績”,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作者:魏晉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