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集體經濟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當下,機遇與挑戰并存,要進一步關注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堅持市場導向,精準錨定新需求。深化市場調研,精準對接國內需求,才能抓住機遇,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競爭力。深入了解消費者偏好變化,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農村和城鎮消費升級的需求。如,徐州銅山拓寬合作路徑,搭建多方平臺,尋求更多市場合作,繪就了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云南寧洱則“一村一策”,緊貼市場脈搏,動員群眾參與共富,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陜西城固探索推廣八種模式,破解資金瓶頸,形成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三地實踐各具特色,卻共同印證了市場對接對集體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
堅持綠色引領,踐行可持續理念。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集體經濟發展要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通過節能減排和資源高效利用來降低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對集體經濟而言,綠色發展既是責任所在,也是效益之源,更是未來發展的重大機遇。因此,發展集體經濟應明確制定綠色發展戰略,并設定具體的節能減排目標。同時,應加大環保投資力度,積極引進綠色技術和設備。此外,還需大力推廣綠色產品,提升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最后,應加強供應鏈的綠色管理,確保全產業鏈的綠色化轉型。
堅持人才筑基,培育引進強隊伍。人才是集體經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其數量與質量直接關乎集體經濟的創新能力、管理效能及市場競爭力。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構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且具有強大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為集體經濟的持續、健康與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引”上做文章,應優化政策,以優厚待遇和多元渠道吸引優秀人才,并嚴格評估確保質量。在“留”上下功夫,需建立科學激勵機制,結合薪酬與長期激勵,營造創新氛圍,使人才愿意長期貢獻。在“育”上求突破,要完善培養體系,制定系統培訓計劃,加強與高校合作,促進產學研融合,充分挖掘人才潛能。在“用”上見實效,應規范管理與服務,提供全方位支持,并定期評估調整,確保人才隊伍持續優化,為集體經濟注入強大動力,推動其持續健康發展。
(浙江省嘉善縣姚莊鎮 洪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