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應用程序(APP)已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程序大多采用注冊會員、開通付費的形式與個人賬戶進行捆綁。但是,隨著應用程序以營利為目的內容和服務的增多,也引發了諸多令人擔憂的問題,成為人們頻頻遭遇的“消費陷阱”。
在各類應用程序中,不少應用程序提供會員服務,而自動扣費選項常常被默認勾選。許多視頻類應用程序,在用戶首次開通會員時,會將自動扣費服務以較為隱蔽的方式呈現,默認選中的勾選框與復雜的文字說明夾雜在一起,消費者稍不留意就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啟自動扣費。音樂、閱讀、健身、云存儲等各類應用程序也存在類似情況,有的甚至在用戶購買短期會員服務后,在后續的扣費提醒中,利用模糊的提示引導用戶再次陷入自動扣費的循環,而用戶可能因未仔細查看賬單或未及時取消扣費,導致每月或每年被持續扣費,而這些扣費往往是在悄無聲息中進行的。
應用程序自動扣款背后的深層原因是多樣的。首先是企業逐利本質的驅使。企業作為經營主體,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其天性。自動扣費功能為企業提供了一種穩定且可預測的收入來源。通過默認勾選、模糊提示等手段,使消費者開啟自動扣費,企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會員用戶的持續留存和收入的持續流入,即使部分消費者可能在后續發現并取消自動扣費,但仍有相當比例的用戶會因疏忽或操作不便而持續付費。而且,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取新用戶的成本不斷攀升,通過自動扣費來維持現有用戶的付費狀態,相較于不斷投入資源進行新用戶拓展,顯得更為經濟高效。
其次,法律法規的不完善與監管的滯后。盡管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但在應用程序自動扣費這一新興的領域,相關法律條款還不夠細化和明確,對于自動扣費的告知義務、取消流程、扣費規則等方面缺乏相應的規范,這使得企業在設置自動扣費功能時有了可乘之機。同時,監管部門在面對海量的應用程序和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業務模式時,監管手段和技術難以做到全方位、實時性的有效監管,無法及時發現和制止企業的違規行為,從而導致應用程序自動扣費亂象在一定時期內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遏制。
最后,消費者維權意識不足。一方面,部分消費者維權意識淡薄,對于自身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缺乏敏感性和警惕性,在遭遇不明扣費后,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去核實和維權;另一方面,即使一些消費者意識到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害,但由于維權過程繁瑣復雜、成本較高,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證據、與企業客服溝通、向相關部門投訴等,且在面對復雜的投訴處理流程時,消費者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企業的違規行為,使得應用程序自動扣費問題愈演愈烈。
在明晰了應用程序自動扣費亂象背后的復雜成因以及其所帶來的挑戰后,探尋切實有效的治理策略已成為現實之需。當下,亟須各方協同發力,從法規完善、監管強化、企業擔當、消費者賦能等多個維度精準施策,多管齊下,為應用程序自動扣費開出良方,讓應用程序真正成為便捷人們生活的得力助手。
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執法力度。立法機構應加快完善針對應用程序自動扣費等互聯網消費領域的法律法規建設,明確規定應用程序運營企業在自動扣費業務中的告知義務,以顯著、清晰、易懂的方式向消費者展示自動扣費的相關信息,包括扣費金額、扣費周期、取消方式等,并確保消費者在充分知情且自愿的情況下開通自動扣費服務。同時,細化對企業違規行為的處罰標準,加大處罰力度,使其違規成本高于違規收益,形成應有的法律威懾力。監管部門要與時俱進,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對應用程序自動扣費業務的常態化監測機制,及時發現和查處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加強部門間的協同合作,形成監管合力,如市場監管部門、網信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等應建立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機制,共同打擊應用程序自動扣費亂象,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意識,規范自身經營行為。應用程序運營企業應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主動規范自動扣費業務流程,將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放在首位,取消默認勾選等誘導性設置,并在扣費前通過短信、應用程序推送等多種方式向消費者進行明確的提醒,確保消費者能夠及時了解扣費信息并作出自主選擇。同時,企業應優化退費機制,對于消費者因誤操作或其他合理原因申請退費的情況,要簡化退費流程,及時給予處理,提高消費者滿意度,以誠信經營和優質服務贏得消費者的口碑和市場份額。
增強消費者維權意識與能力,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下載和使用應用程序時,提高維權意識,仔細閱讀用戶協議和隱私政策,尤其是關于會員服務和自動扣費的條款,對于不明之處要及時咨詢。定期查看自己的消費賬單,發現不明扣費或未經同意的自動扣費時,要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相關消費者協會和公益組織應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和引導,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的宣傳活動、發布消費維權指南等方式,普及應用程序自動扣費等方面的消費知識和維權技巧,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能力。
此外,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鼓勵媒體、消費者等對應用程序自動扣費的不良現象進行監督,促使企業規范經營行為。各大應用商店作為應用程序的分發平臺,也應承擔起一定的審核和監管責任,對存在自動扣費問題的應用程序進行下架處理或要求其限期整改,從源頭上減少問題應用程序的出現,共同營造一個健康、透明、公平的互聯網消費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