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大家要充滿信心。”我們要感悟賀詞金句,汲取新年賀詞中的“信心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堅持不懈努力奮斗,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闊步向前。
我們的信心,來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在脫貧攻堅戰中,廣大黨員干部扎根貧困地區,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帶領他們發展特色產業、改善基礎設施,最終使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心,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各項工作中去。
我們的信心,來自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科技創新。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快速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現,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也為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信心和主動權。“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夢想’號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這些科技成就背后是無數科研人員和黨員干部科研創新能力的體現,他們潛心鉆研、攻克技術難題,為我國逐夢星辰大海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黨員干部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來提升自己創新能力以更好地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我們的信心,來自為祖國發展繁榮的不懈奮斗。新年賀詞中回顧了過去一年我們黨和國家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30萬億元”“糧食產量突破1.4萬億斤”“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 ……這些振奮人心的數字背后是廣大黨員干部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奮斗。他們深入基層、扎根群眾,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在新的一年里,我們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然而,正是這些困難和挑戰,為我們提供了成長的機遇和舞臺。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黨員干部要積極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營商環境,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和信心,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福祉和實惠。(作者:詹祥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