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食堂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飯菜質量也越來越高,我和同學們都吃得很開心,能夠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近日,內黃縣第一中學學生對前來檢查食堂的內黃縣紀委監委干部說道。
小餐盤承載著大民生。2024年,內黃縣紀委監委把群眾關心的“營養餐不營養”問題作為“小切口”監督重點之一,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靠前監督,深挖細查,找準問題根源,靶向施治,讓整治成效“看得見”“品得出”,用心用力辦好民生“食”事,用情用功守護學生幸福“食”光。
立足“查”,找準整治方向。建立“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室組負責人+牽頭部門專班推進”聯動監督模式,采取現場察看、突擊暗訪、走訪師生等方式,深入全縣各中小學食堂廚房、財務部門,對食堂財務收支、環境衛生、采購入庫、食品留樣、營養餐等情況開展監督檢查,著力發現和糾正侵占學生利益、降低學生餐營養標準、“以餐謀私”等突出問題。目前,已對172所學校食堂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并解決食品安全共性及個性問題42個。此外,積極暢通信訪舉報渠道,督促各學校設立校長信箱,公布舉報電話,充分發揮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社會監督作用,讓學生營養餐在各界監督之下真正成為學生的“安全餐”“幸福餐”。
強化“改”,狠抓政策落實。全鏈條壓實教育部門主體責任,通過會議調度、督導檢查、主動約談、印發工作提醒等方式,持續傳導壓力。針對專項監督發現部分學校食品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食堂經營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督促教育部門先后出臺和修訂了《內黃縣中小學校食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督管理制度》等25項制度機制,從財務管理、流程監管、食品安全等方面查找漏洞,規范管理,以最嚴要求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對于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背后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深挖徹查,嚴肅問責。截至目前,共處置問題線索7件,黨政紀處分24人,組織處理12人,追繳違紀資金23萬余元。
深化“治”,鞏固整治成果。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督促教育局出臺《關于規范學校食堂運營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積極推行“明廚亮灶”工程,優化學校食品采購流程,建立完善廉潔風險防控措施,積極推進學校食堂改革,確立“政府引領+教育局主導+教育投資公司公益化運營+紀委監督”模式,對委托經營的中小學食堂進行集中研判,因校制宜、分類整改。督促建立健全《學校食堂家委會監督機制》《學校食堂校長陪餐制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5項。同時,針對日常監督和案件查辦中發現的“校園餐”領域突出問題,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全縣教育系統召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會,引導教育系統工作人員引以為戒、警鐘長鳴。
“食品安全是校園安全的重中之重,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校園餐’管理運行各環節,強化監督檢查,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讓監督更有效、群眾更有感。”內黃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內黃縣紀委監委 甘霖 馬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