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遼寧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沿著山路乘車近一個小時,來到葫蘆島市綏中縣祝家溝村,了解這里去年洪災后恢復重建情況,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心之所系,行之所至。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春足跡,我們看到的、感悟到的,是行程萬里、不忘初心,是黨對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初心使命的執著追求。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的,是人民群眾。2021年,在貴州化屋村,走進扶貧車間,了解發展特色苗繡產業、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等情況;2022年,在山西馮南垣村,一下車,就站在大雪中聽取全省受災情況、恢復重建情況匯報;2023年,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2024年,在天津第六埠村,實地了解洪澇災害后當地農業生產恢復等情況……一句句親切的問候、一段段動人的對話、一個個溫馨的場景,彰顯出共產黨人一脈相承的人民立場、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懷、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也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光輝榜樣。
如果說“一切為了人民”回答了我們黨的價值追求,那么“一切依靠人民”則回答了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從淮海戰役到渡江戰役,從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到改革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黨自成立以來,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樹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萬里,其源必長。正是因為有人民之“源”,我們黨才能夠永葆生機活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把全社會創新創造潛能充分激發出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和衷共濟、共襄大業,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
念茲在茲皆人民,不僅是知之思之,更是行之篤之。作為黨和人民的橋梁與紐帶,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來不是紙上談兵、空喊口號,而是要體現在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不論置身哪個崗位、擔任什么職務,都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出發,將樁樁件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妥,以真切熾熱的人民情懷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的不懈追求。(作者:林云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