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的內核和綜合競爭力的靈魂,是推動企業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不斷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印記,既是時代的精神產物,又以強大的精神力量引領企業發展。充分認識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基本內涵、構成要素與主要特征,對于企業端正經營管理的價值取向,以勇于改革創新的姿態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發展壯大,邁向世界一流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企業家精神 內涵 要素 特征
【中圖分類號】F272.91 【文獻標識碼】A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和引導各類企業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履行社會責任,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1]為新時代企業在進一步深化改革中推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實踐遵循。企業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企業文化的內核和綜合競爭力的靈魂,發揮著推動企業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發展壯大的強大動力作用。企業家精神持續賦能,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最值得珍惜和需要大力傳承弘揚的寶貴財富。充分認識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基本內涵、構成要素與主要特征,對于端正企業經營管理的價值取向,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和創造力,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基本內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類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與企業家精神密不可分。企業家精神是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企業家精神因其重大價值而被列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企業家精神是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任務,是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的重大精神文明建設工程。
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以先進文化價值觀和科學經營管理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精神品質、價值訴求和行為準則,是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內核和靈魂,是推動企業不斷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良好的企業形象要通過企業外在表現和內在素質展示出來,企業家精神是充分凝聚和反映企業內在素質并決定企業外在表現的精神文化因素,以企業信奉并遵循的先進文化價值觀作為重要理念。企業家精神塑造企業形象,反映出企業的文化軟實力,體現在企業的產品、服務、品牌和經營管理全過程,影響著社會公眾的認知。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從物質層面進入精神文化層面,大力培植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對于企業在實踐中培育作為核心競爭力的精神文化,以利于在先進文化引領下不斷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同心同德,迎難而上,立足現實,走向未來,進一步發展壯大我國進入世界一流企業的隊伍,意義十分重大。特別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相互交織的復雜形勢下,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在這個不確定性增多,風險挑戰疊加的時代,信心比黃金更加重要,信心既是企業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又是企業改革創新的助推器。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是新時代的重大課題,是推動企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不容忽視的重要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弘揚企業家精神”[2],相關表述有“激發企業家精神”[3]“發揮企業家精神”[4]“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5]“要進一步激發和弘揚企業家精神”[6],等等。習近平總書記還從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闡述了企業家精神的基本內涵和要素,為我們認識企業家精神的內涵要義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7]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弘揚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論述,體現出對企業家精神的高度重視,豐富和發展了企業家精神的內涵,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引。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8]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再次強調要“弘揚企業家精神”[9]。將弘揚企業家精神作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有助于我國各類企業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并構建新型生產關系,努力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加快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
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構成要素
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印記,既是時代的精神產物和集聚時代精神之精華的思想成果,又以強大的時代精神力量引領時代發展。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是一個既反映企業發展客觀實際,又吸納古今中外優秀企業文化精髓而形成的精神文化系統。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企業家要弘揚“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精神”“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責任敢于擔當服務社會的精神”。[10]對企業家精神的基本內涵和構成要素進行了較為精煉而完整的概括。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企業家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進一步拓展了企業家精神的基本內涵和構成要素。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具有產業報國的家國情懷,勇于創新的巨大膽識,誠信守法的優秀品德,擔當社會責任的高尚義舉,國際視野的博大心胸,它們形成了一個具有內在邏輯關系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引領社會文明進步。
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愛國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出個體對于家庭和國家這一共同體的高度認同和由衷熱愛,構成愛國主義精神的深厚倫理基礎和熾烈情感,推動個體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竭誠奉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企業家、青年大學生、文藝工作者、思政課教師、杰出人才、科學家等群體提出,要“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11]。家國情懷不是空洞抽象、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有著客觀具體實際內容的深厚感情。對于企業家來說,家國情懷體現在認真做好產業,實現產業報國的愿望上,體現在愛國敬業、遵紀守法、創業創新、服務社會上。廣大企業家只有具備深厚的國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才能肩負起認真搞好企業,為產業報國作出貢獻的責任心,從而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企業家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主體作用,正確處理好國家利益、企業利益、員工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把個人理想自覺地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之中,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勇于創新。企業家勇于創新所展示的戰略膽識和精神風貌,是推動企業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今天的時代,是創新引領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成為最鮮明的時代精神。創新精神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是推動企業不斷成長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而形成的先進生產力,具有鮮明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創新打開企業發展新天地,塑造企業發展新動能,贏得企業發展新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將創新精神作為企業家精神的突出要素,指出:“企業家要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勇于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有效調動員工創造力,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在困境中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12]企業家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獲取新信息,掌握新本領,不畏懼失敗的風險并能從中總結,及時吸取經驗教訓,敢于嘗試新事物,積極探索未知領域,并對創新結果勇于擔當負責,營造出優良的創新文化,就能推動企業在不斷創新中茁壯成長,成為世界上的一流企業。
誠信守法。市場經濟既是法治經濟,也是倫理經濟。企業家的血管中要始終流淌著法治和倫理的血液。誠信守法是企業的底線,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塑造良好社會形象的根本要求。企業誠信守法,有助于維護市場秩序,防止不正當競爭,能夠使社會各界特別是消費者感受到企業的可靠和誠信,提升對企業的品牌信任度,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將誠信守法作為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要素。要求“企業家要做誠信守法的表率,帶動全社會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提升。”[13]企業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治理根本上依靠法治,只有依法治理,企業才能做到始終在法律范圍內生產經營,才能提高自身的信譽度和社會影響力。因此,企業家只有強化法治意識和提高倫理道德水平,促進自己成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模范,成為奉公守法守紀、清正廉潔自律的模范,才能在全面依法治國和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擔當社會責任。任何企業都來自于社會,都是社會中的一分子。企業通過擔當社會責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社會,讓群眾享受到企業發展的成果。與社會結成心心相印、風雨同舟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和共享共同體,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和應有的社會回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是企業家施展才華的舞臺。只有真誠回報社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家,才能真正得到社會認可,才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家。”[14]為此,要通過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切實增強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促進企業家參與公益慈善、生態環境治理、應急救災等活動,支持軍隊國防建設,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就業、關愛員工、推動共同富裕、促進公平正義、依法納稅、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國際視野。在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的時代,企業既是本土的,又是全球的。企業關心全球問題,才能進入世界市場經濟舞臺的中心。企業家只有積極主動地留意全球信息,參與全球競爭,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才能迎接機遇,贏得挑戰,在世界市場競爭中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企業家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提高把握國際規則能力,提高國際市場開拓能力,提高防范國際市場風險能力,帶動企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15]企業家這四個能力構成必備的能力系統,是企業邁向國際化的綜合性能力水平。寬廣的國際視野,是企業家在新時代應有的全球意識、開放意識、國際戰略意識,是推動企業走向世界一流企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各個方面的構成要素,形成一個環環緊扣,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有機整體,雖然具有各自不同的規定性和價值功能,但是,它們緊密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促進企業組織力、領導力、凝聚力、競爭力極大提升,推動企業生產力和文化軟實力的發展,傳播企業社會影響力和優良形象的信息,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力量。
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主要特征
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是一個有機整體,具有整體性特征;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是推動人文經濟發展的精神力量,具有人文性特征;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對內增強凝聚力、對外擴大影響力的重要力量,具有激勵性特征;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是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而不斷完善的精神系統,具有與時俱進特征。
整體性。企業家精神是一個有機整體,其基本內涵和構成要素不僅涵蓋了企業家個人的價值追求和獨特精神氣質,反映了企業奉行的經營管理哲學,還體現出企業對社會的責任義務和應有貢獻,展示出企業開闊的國際視野。企業家精神以其在企業先進文化建設和經營管理中追求真理的合規律性之真,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和諧員工關系、良好競爭關系中追求社會關系和諧的合目的性之善,在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中追求品質一流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有機統一之美,推動企業整體形象塑造,促進企業整體性和諧發展,推動企業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人的價值的整體性實現,確保企業員工的經濟權益、政治權益、文化權益、社會權益、生態權益的整體性維護,以企業一域之光為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全局添彩。
人文性。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強烈的人文精神,閃耀著燦爛的人文光輝,體現出企業巨大的人文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將經濟和人文緊密結合起來形成的人文經濟,多次強調要重視人文經濟,要研究人文經濟,促進人文經濟發展。由企業家精神所形成的企業人文力是一種反映企業發展的主體性和價值旨歸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一種高度重視在經濟和人文緊密結合中推動企業人文經濟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在經濟人文化和人文經濟化雙向互動中形成的人文經濟模式,高度注重人的主體性地位、主體性價值、主體性創造能力、人的生命安全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高度注重作為企業經營活動重要主體的全體員工的各種權益保障,高度重視協調好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正義、物質富有與精神文化充實、經濟優質增長與生態持續優化的關系,運用好經濟發展與社會文明進步、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技術理性與人文理性統一、立足本土與放眼全球的現代經濟運行模式,堅持以人為本、以文興業,以人育人、以文化人,實現建立在高品質生活基礎上的全體員工的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的企業發展目的。
激勵性。人們所奮斗的一切都與利益有關,利益也是將各種社會關系有機聯系起來的紐帶。利益既包括物質利益,也包括精神文化利益。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物質激勵十分重要,要不斷滿足人們對于物質利益的合理要求,使人們在堅實的物質基礎上獲得幸福感、滿足感,推動人們在不斷創新創優中獲得合理的物質報酬。但是,光有物質激勵是不夠的,人既是經濟人,同時更是社會人,人并不是完全為物質利益而工作和生活,人還具有強烈的精神文化追求和理想信念,需要物質激勵以外的精神文化激勵,精神文化激勵是更為深厚的、暖心的、持久的激勵,充滿著對人的尊重、關懷、信任。企業家精神具有強大的激勵作用,企業家精神中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精神、愛崗敬業精神、創新精神、法治精神、倫理精神、履行責任敢于擔當服務社會的精神、國際主義精神等,對于企業全體員工都具有增強凝聚力、保持向心力、提高執行力的功能,有力地促進企業效率提升和團隊協作性增強。同時,在企業家精神引領下形成的企業形象會及時對外輻射,塑造出企業良好的外在形象,贏得社會各界對企業的信任和支持,為企業營造優良的發展生態。
時代性。企業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企業家精神也處于動態發展的過程之中。現代社會,科技革命力度之迅猛、市場競爭態勢之激烈、風險危機來臨之難以預測,都是史無前例的。歷史上的每一次技術變革、工藝進步都會催生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成為推動企業家精神與時俱進的強大動因。精神文化是時代的產物,具有時代的烙印。一成不變的企業家,必定會被時代所淘汰。如果說,在傳統生產力發展階段,企業家精神更具有那個階段的時代特征,那么,在如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階段,企業家精神必須將時代需求、時代問題、時代挑戰等內容納入其中,推動企業家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馬克思深刻指出:“表現為工藝革命的生產力革命,還實現著生產關系的革命”。[16]從人類歷史的巨大變遷看,“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17]如今,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以及數智技術、綠色技術、網絡技術等新興技術的推廣運用,都帶來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需要企業家精神與時俱進,在不斷增添新內容中充分發揮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引領作用。
【本文作者為蘇州大學東吳智庫首席專家、蘇州大學卓越學者特聘教授,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系2023年度“以黨建工作成效引領蘇州軌道集團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20230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略
責編:程靜靜/美編:石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