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的總量規模不斷擴大、社會貢獻度持續提升,日益成為吸納就業、創造稅收、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強新興領域黨的建設有利于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群眾基礎、社會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夯實基層基礎,推動新興領域黨的建設筑牢戰斗堡壘。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的覆蓋面是加強新興領域黨的建設的基礎前提,緊盯新興領域組織形態新變化、發展延伸新趨勢,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讓黨的組織應建盡建、有形有效。靈活采取“單獨、聯合、掛靠、派駐”等方式組建黨支部,對暫時不具備成立黨組織的,成立群團組織;針對快遞物流、貨運司機、外賣小哥等流動性強的業態,可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指導平臺企業依托培訓會、公眾號、APP等平臺,探索建立網上“云支部”等功能型黨組織,把黨員納入有效管理。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結合新興領域組織實際,通過服務企業來進行政治引領和滲透,在服務過程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讓新興領域組織感受新發展帶來的優越性。健全黨組織體系,配齊配強領導班子,提供平臺載體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從黨組織長遠發展角度選好黨組織領頭人,善于優先從新興領域組織管理層和技術骨干中推選黨組織書記,具備條件的實現法人代表和黨組織書記“一肩挑”,確保黨組織領導層的穩定性和黨組織的有效話語權;善于從生產一線“土專家”、高學歷高職稱的中層技術人才和高層管理人才中儲備后備力量,打造一支留得住、善經營的黨員隊伍,保障新興領域黨組織“造血功能”。
堅持關心關愛,推動新興領域黨的建設服務經濟發展。摒棄簡單靠發文件、提要求、壓任務的做法,區分不同行業領域特點和需要,強化服務意識,為企業排憂、為職工解難、為行業賦能,使黨建工作貼合發展場景,符合職工群眾期待。充分尊重企業的發展規律、市場的運作規律和黨建工作的歷史規律。在企業初始階段和遇到困難的時候,積極謀求紓困解難,在企業運行良好的時候要添彩不添亂,主動與企業的發展階段相適應。開展黨建工作需尊重企業管理層和職工群眾意見建議,建立黨組織和黨員的訴求表達機制,組織黨員與行業骨干、生活困難職工、一線員工交朋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堅持黨建帶群建,聚合群團組織力量,優化整合綜合黨群服務中心、戶外驛站、職工之家等各類陣地,完善功能設置,就近就便服務職工群眾。深入開展產業鏈黨建,把黨的組織建在鏈上,以黨組織活動為紐帶,推動信息聯動、資源聯享、陣地聯用、活動聯辦、隊伍聯建,賦能延鏈強鏈補鏈。持續加強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強化政治引領,推動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引導作用發揮,推動新興領域黨的建設融入基層治理。推動新興領域組織跟黨創業、回饋社會,引導黨員職工參與治理、共建共享是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重要方面,探索可操作、能參與、易接受的有效載體,逐步把功能作用釋放出來。發揮其在市場、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引導在鄉村全面振興、穩崗就業、社會服務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比如,推動新經濟組織聯村帶村,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市場分析、產業謀劃、技術支持、產品銷售等支持,新社會組織在法律援助、助老扶幼、矛盾調解等方面貢獻專業力量。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責任區,組建突擊隊,開展承諾踐諾、“揭榜掛帥”等活動,發揮黨員在本職崗位、重點項目、重大任務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立足新就業群體行業特點、自身特長,有序組織參與平安創建、文明宣傳、社區服務等工作。比如,外賣小哥發揮“民情前哨”“移動探頭”作用,組建騎手志愿服務隊,開展安全巡查等志愿服務,借助網絡主播流量優勢,運用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大政方針政策。
加強新興領域黨的建設,先把服務做進去,再把作用帶出來,切實將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能,共同走黨建工作與新興領域發展同向發力、雙向共贏的好路子。(作者: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