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加速邁入數智時代,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支撐,正在迎來機遇與挑戰相互交織的全方位數智化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要推進教育數字化。2024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強調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這深刻揭示了教育數字化的關鍵作用,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
高等教育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龍頭,迫切需要應數智時代之需,加速推進人才培養路徑創新,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奮力書寫“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的時代答卷,為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應對國際發展變局提供強勁人才支撐。
深刻理解數智時代人才培養創新的重要意義
強化數智時代人才培養是應對國際復雜變局的必然選擇,也是深度融入技術及產業變革的時代要求。當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向縱深推進,數智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正在深刻影響要素資源配置、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生產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競爭格局重塑的關鍵力量,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與挑戰。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構建積極響應數智技術發展以及深度契合數智時代需求的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體系,有利于為我國更好地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搶占全球科技競爭與產業發展制高點、贏得更多戰略主動權與發展空間注入更強人才力量。
強化數智時代人才培養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緊迫任務,也是面向未來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舉措。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數智技術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與新質生產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緊密契合,已經成為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崛起的強大動力源。加快數智時代人才培養不僅是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突破產業轉型瓶頸的關鍵所在,更是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雙向賦能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對于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及加快強國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強化數智時代人才培養是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的有效路徑,也是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數智技術深刻影響著教育理念、資源、模式與環境等多重變革,已經成為推動教育領域系統性重塑和整體性重構的關鍵引擎。通過深化數智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可以有效破解傳統教育難題困局,不斷拓展教育教學創新空間,為建設人才自主培養體系開辟新路徑、為全面提升人才競爭力注入新動能,這將有利于更好地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為奮力推進教育強國建設、教育率先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準確把握數智時代人才培養創新的機遇挑戰
數智技術為人才培養體系重塑提供了基礎支撐。以“數字化+智能化”有機融合為核心的數智技術加速融入教育領域,正在以“教與學”雙重影響塑造著教育的新形態與新范式。依托眾多智能化平臺、工具及資源的廣泛開發應用,結合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算法等功能,數智技術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通過構建更加開放、普及、互動和沉浸式的教育環境,“師生互動”傳統模式逐步轉變為“人機交互與師生互動”新興模式,推動遠程教學和在線教學成為現實、育人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師生關系趨向更加平等、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科研需求得到更好滿足,以數智技術為支撐、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系列教育模式變革正在向縱深推進。
數智技術為人才培養優化升級提供了創新空間。人類科技迅猛發展,從信息化技術、數字化技術到智能化技術逐漸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向復雜任務挑戰、多維邊界拓展、應用場景創新等方向持續演進,已經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突破性技術力量,為人才培養優化升級提供了廣闊的創新可能性。從需求側看,世界各國人工智能發展迅猛且競爭激烈,數智時代人才需求呈現快速迭代、跨界復合等特點,對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提出了迫切要求。從供給側看,數智技術快速發展將不斷拓展人才培養體系邊界,為優化人才前瞻布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競爭力帶來可觀的潛力空間。
數智時代對教育教學生態變革提出了全新挑戰。數智技術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問題,使傳統人才培養模式難以滿足智能時代發展需求。若教學體系無法及時應對數智時代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育人方式、學科布局等多重挑戰,那么人力資源供需錯配問題將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準確把握數智時代人才成長規律,加快推進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著力培養具備更高信息素養、跨學科知識和解決復雜性問題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增強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數智時代對智慧校園基礎設施提出了全新要求。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正穩步實施,智慧校園已經成為教育數字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與核心陣地。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及基礎設施建設構成了數智時代人才培養體系不可或缺的發展基礎和支撐要素。校園基礎設施迫切需要在改善智慧教學環境、推進網絡升級改造、構建數據融合體系、完善應用系統建設等方面聚焦發力,以數智化技術推動教學資源優化配置、教育教學方式轉型升級以及教育教學管理高效便捷,以推動智慧校園建設為實現個性化教與學、線上教與學、智能化教與學等提供有效保障,為推動數智化時代教育教學體系深層次與根本性變革奠定堅實基礎。
積極推進數智時代人才培養創新的南開實踐
面對數智化革命給高等教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面向黨和國家對教育數字化建設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南開大學堅持胸懷“國之大者”、高位統籌“戰略戰術”、全面樹立“開放思維”,以實施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行動計劃為契機,聚力推進數智時代人才培養創新的南開實踐。這不僅是南開大學積極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升級的有效路徑,也是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的重大舉措,更是面向國家戰略急需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應時、應需、應勢之舉。
一是堅持以數智引領為重要基點,著力優化學科專業新布局。不斷健全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密碼與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增設網絡空間安全、數字經濟、密碼、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智社會與新聞傳播等一級學科,建設智能醫學工程、網絡與新媒體、數據科學等具有發展潛力的專業,打造數字經濟交叉科學中心、智能傳感交叉科學中心等平臺,中國工程院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也落戶南開大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時代新動能與南開大學學科專業建設加速融合。積極構建“南開卓越公能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加強金融、經濟、管理、醫學等學科與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新增智能金融、商業數據分析與決策、數據智能與社會政策分析、智能醫學工程等一批跨學院跨學科的微專業,進一步拓展了學科交叉融合的深度與廣度,為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提供了新支撐。
二是堅持以數智賦能為戰略牽引,著力構筑人才培養新生態。準確把握數智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推動以數智賦能更新人才培養理念、創新人才培養范式、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理念,啟動集180余門人工智能課程于一體的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行動計劃,創新從“通識基礎”到“專業進階”再到“多元拓展”的漸進式培養模式,打造“人工智能+微專業”“人工智能+高階課程”等項目,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全覆蓋的人工智能教育體系。大力推進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為4000余名本科新生開設人工智能通識必修課,最大程度實現“在南開,人人都學AI,人人都用AI”的目標。深度參與天津市人工智能通識示范課程建設,上線慕課資源已被全國百余所高校選用,助力增強學生利用人工智能解決專業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學生人工智能素養。
三是堅持以數智融合為核心主線,著力深化拓展產教研融合新邊界。持續以高度開放和包容的思維統籌行業領軍企業、高水平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多方育人資源,深入推進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平臺、人才培養聯盟以及實踐創新載體等建設。與華為公司積極開展合作,基于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項目,共同建設了第一期30余門合作課程,并已啟動第二期96門合作課程的開發工作。攜手火山引擎合作共建高校數字化創新中心,開展數字校園和智慧教育研究、推進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建設實習實訓和研究基地,融合學校教育信息化場景共同打造產業應用驅動、教學科研互動、產業回饋教育的產教研融合新模式。與百度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面向全校開設基于百度飛槳平臺的人工智能基礎課程。“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技術與應用”相融合的多元式賦能培養模式在南開大學逐步形成。
四是堅持以數智驅動為創新引擎,著力打造智慧校園建設新典范。依托行業頭部領軍企業技術力量,深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行動計劃,協同研發大模型應用開發平臺,構建校園人工智能融合門戶,打造融合大模型能力的智慧校園。首期建設的數字化基座已經開始試運行,一系列數字化基礎設施和“AI+教育”場景化應用推動教育教學體系重構,其成效正在逐漸顯現,為個性化開展教學科研及校園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撐。推進建設集1個“慧學空間”、1個“視頻中臺”和“智慧課堂”“課程資源中心”“在線巡課系統”“AI科教云”4個應用系統于一體的線上教學平臺,為一體化混合式教學、教學資源沉淀、教學質量監控以及編程技術實踐提供堅實保障,“數字南開”智慧校園建設呈現“提速升檔”的顯著態勢。當前,人工智能進入加速發展期,新突破、新技術、新應用快速涌現迭代。南開大學將主動擁抱技術變革,力求做到以智助學、以智助教、以智助管、以智助研,為數智時代人才培養提供有效的“南開路徑”、展現生動的“南開實踐”,為加快推動教育強國建設、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