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檔案是新時代黨的重要執政資源,為組織教育培養、選拔任用、管理監督和評鑒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高質量守牢干部人事“檔案門”,能夠真正發揮檔案潛在的利用價值,為做好干部工作保駕護航。
“精益求精”畫好“立體像”,確保檔案面貌“全面鮮活”。干部人事檔案記錄和反映了干部的學習經歷、崗位履歷、業務能力、工作實績等重要信息,不僅是個人情況的“縮影”,也是組織工作的“記憶”。把握好干部人事檔案的“完整度”,在檔案收集上變“給多少收多少”為“該收多少就收多少”,將履歷、自傳、考核鑒定等十類材料“對號入座”,做到“應歸盡歸”,對缺失材料“應補盡補”,全面立體反映干部成長軌跡。把握好干部人事檔案的“鮮活度”,在材料歸檔上變“被動等材料”為“主動收材料”,及時錄入、更新干部的職務變動、學歷變化、獎懲情況等動態信息,做到“常歸常新”。把握好干部人事檔案的“辨識度”,在內容建設上變“只收基礎性材料”為“也收評價性材料”,抓好干部政治素質檔案建設,同步收集反映干部個人政治品質、工作作風、遵紀守法等“德能勤績廉”各方面材料,為干部選任提供有價值的精準畫像。
“錙銖必較”守好“安檢門”,確保檔案信息“素面朝天”。干部人事檔案是歷史的見證、信息的來源、決策的依據,諸如涂改年齡、虛構學歷、偽造黨員身份等檔案造假行為一旦“蒙混過關”,將造成選人用人不公平,影響組織公信力。戴著“放大鏡”審檔案,突出“三齡兩歷一身份”這個重點,嚴格執行認定標準,對關鍵信息存疑問題通過查閱原始資料、個別訪談、實地求證、筆跡鑒定等方式充分調查取證,做到精準認定、反復審定,堅決杜絕干部檔案“涂脂抹粉”,防止干部因檔案問題“帶病提拔”“帶病上崗”。戴著“顯微鏡”審檔案,加大檔案專項審查和日常審核力度,緊扣新錄用、跨單位調動、提拔調整、職級晉升等重要節點對檔案進行“復診查驗”,做到情況核不準不放過、問題查不清不放過、政策吃不透不放過。戴著“望遠鏡”審檔案,注重每卷檔案前后關聯性、整體邏輯性,注重“一把尺子量到底”,對同一信息在不同材料上的記載情況字斟句酌、反復比對,確保檔案的每份材料都能互相印證,讓虛填、偽造等問題“無處遁形”。
“主動熱忱”做好“參謀員”,確保檔案利用“務實高效”。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是一項基礎工作,只有做到科學有效用檔、主動熱情服務,才能充分發揮檔案資政育人優勢,更好以事擇人、抓人促事。通過檔案為干部“獻策”,多站在干部的立場考慮問題,既主動“催著”干部補充檔案材料、出具情況說明,又熱情接待、耐心解釋,當好檔案問題“政策通”,為干部成長解除“后顧之憂”。通過檔案為組織“諫言”,注重干部人事檔案管理與選人用人有機結合,以嚴格前置把關為重點深化完善檔案任前審核,以深度開發利用為要求加強綜合分析研判和干部成長規律研究,堅持從檔案看實績、看潛績、看擔當,抓深做實對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在中心工作主戰場擔當實干等情況紀實,切實發揮干部人事檔案“知人識人”作用。通過檔案為大局“服務”,用好數字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手段,在干部教育培訓、巡視巡察、選人用人檢查、案件處置等重要工作中提供便捷高效的支撐作用,真正讓“沉睡紙張”煥發出跨越時光的實踐價值。
(陳桑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