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服務中心是黨組織服務群眾、凝聚社會力量的重要載體。隨著新興領域迅速發展,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成為社會面最活躍的群體之一。新就業群體需求在哪里,黨群服務就該延伸到哪里。各級黨組織應聚焦新就業群體的管理服務與作用發揮,不斷豐富黨群服務中心的實質內涵,在工作方式上求創新、在陣地功能上常更新,讓黨群服務陣地添“彩”出新,把新就業群體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
建設“處處有家”聚“新”空間。爆單奔波時換電困難、惡劣天氣中無處落腳……新就業群體常年穿行在路上、工作在“云”端,四季無休、三餐不定、兩腿不停成為常態,“一餐飯”“一杯水”“一把椅”等“新”需求,呼喚著黨群陣地“新”供給。要因地制宜,突出效益性和現實性,做好社區、樓宇、園區、商圈等現有黨群服務陣地的“體檢”“問診”工作,針對場所年久失修、設施老舊破損、服務功能不全等“舊疾病灶”,及時進行對癥下藥、提檔升級,見縫插針加入電動車充電角、餐飲休憩休整點等“新”元素,確保“兩新”群體找得到地去、歇得下腳來。同時,還應當統籌兼顧,突出靈活性和實用性,以騎手小哥、貨車司機等最常需、最常聚的地方作為切入點,把黨群陣地“觸角”延伸至新就業群體身影常現、聲音常留的邊角地帶、零散空間,讓黨群服務循著新就業群體生活工作的足跡“開枝散葉”。
提供“時時在線”暖“新”服務。政務通辦、健康診療、餐食熱飲、休閑"悅"讀……從“貨物滿滿”的“家”陣地到“笑臉盈盈”的“新”群體,實踐證明,只有實實在在的服務才能換取真真切切的幸福。聚焦基礎服務“兜底”,針對新就業群體工作時間靈活、人員流動大等特點,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提供熱可納涼、冷可取暖、雨可棲身、急可如廁、渴可飲水、累可歇腳、傷可用藥、餐可優惠等“近在身邊”的服務,將各項暖“新”服務快速“上桌”,做到能及時回應急時所需、難時所盼。聚焦服務場景“出新”,積極打造全天暖心驛站、隨時可達的流動服務車,開設專門的黨務工作窗口,提供發展黨員、組織關系管理、就業指導、政策咨詢、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等多項服務,為新就業群體解決“燃眉之急”,讓黨組織的溫暖觸手可及。
營造“心心相印”貼“新”氛圍。新興領域群體“業廣而民眾”,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更是美麗城市的建設者、參與者。須發揮黨群服務中心治理作用,雙向奔赴、以心喚“新”,讓新興領域群體融入“大治理”,為城市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激發陣地參與感,引導發揮探頭作用,利用新就業群體路熟、人熟、情況熟的天然優勢,鼓勵“流動哨兵”“移動探頭”通過隨手拍、隨手幫、隨時報、隨口宣等方式,及時發現街頭巷道、商圈廣場等各個角落的隱患問題,積極上報平臺協調解決,推動“管理變量”成為“治理增量”。統籌聯動各級資源,依托陣地常態化開展“新心向黨”主題沙龍、助老服務愛心行動等,引導新就業群體積極參與基層治理,讓奔跑者成為治理“合伙人”。(作者:劉沁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