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各級各部門要保持“求實”的作風,鍥而不舍、持之以恒,讓整治、減負之效更扎實。
打好以上率下、上下聯動的“主動仗”。堅持把“關鍵少數”放在關鍵位置,刀刃向內,緊盯形式主義的“老問題”和“新表現”,將其納入黨的作風建設重要內容,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引導各級“一把手”自覺帶頭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事業觀、權力觀,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著力解決“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面”的問題。
練好落實制度、細化制度的“基本功”。把制度作為保障,既抓制度執行,又抓制度完善,全面梳理各級各類減負措施與成效,鞏固減量成果,防止問題反彈。同時,堅持從實際出發,在完善發文計劃、加強會議統籌、完善制度規定、改進文風會風上持續發力,不斷細化、量化、實化各類精簡文件會議、檢查考核有效舉措,讓數量控制形成常態、提質增效成為導向。
走好精簡考核、優化考核的“核心路”。堅持績效考核“指揮棒”不偏,加大對行業部門督查檢查考核的統籌力度,注重整合,強化數字賦能,打破部門信息壁壘,持續為考核指標體系“瘦身提質”。突出實干、實效、實績,探索個性化、差異化考核方式,推廣“多考合一”,把握好“顯績”與“潛績”的表現形式,警惕工作匯報“形式主義”、屬地管理“責任泛化”、指標設置“一刀切”等問題,著力構建科學完整、精簡務實的考核體系。
彈好動態監測、跟蹤問效的“進行曲”。進一步完善基層權責清單,明確權責邊界,遏制“層層甩鍋”,破解基層“小馬拉大車”問題。建立預警機制,定期聽取和收集基層情況,將“解決一個問題”與“解決一類問題”結合起來,對新情況、新現象、新表現進行動態式、滾動式靶向整治,及時受理、核查、曝光,邊整改、邊總結、邊提升,廣泛接受廣大干部群眾監督和評價。
用好樹立導向、改進作風的“制勝法”。樹立以“政治素質、實踐經驗、務實作風、實際成效”為重的選人用人導向,深入開展“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落實好“減負不是減責任”的要求。強化正向激勵,正確運用好“三個區分開來”,建立“能上能下、容錯糾錯、鼓勵激勵”的干部管理制度體系,切實為實干撐腰鼓勁,從根源上消除形式主義,營造“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四敢”氛圍。(麻栗坡縣紀委監委特約監督員 唐浩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