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就業群體的思想引導和凝聚服務工作,是新形勢下基層黨建的新課題。要圍繞提升新就業群體歸屬感、獲得感、參與感,堅持靶向發力,做到業態“新”在哪里,形態“變”在哪里,黨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切實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聚焦新形態,凝聚新就業群體“組織力”。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要結合新就業群體“時刻在路上”的特征,創新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加快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讓更多的新業態企業“安家”,更多的新就業群體黨員“回家”。要明確責任主體,加強行業黨組織與機關黨組織、屬地黨組織的工作協同,確保新就業群體黨建“有人管、統得起、管得好”。要探索建立適應新就業群體就業形態的功能型黨組織,通過設立臨時黨支部、流動黨員黨支部等形式,推動黨組織“應建盡建”。要運用多樣形式開展組織生活,堅持“微黨課”“紅色桌游”等“線上+線下”相結合,引導新就業群體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
聚焦新常態,提升新就業群體“服務力”。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只有落實到行動上,才能激發內生動力。要聚焦新就業群體管理服務、權益保障等“短板”,找準需求、精準服務,從思想政治引領、文化技能提升、生活關懷保障等多個維度提供暖心、舒心、貼心的服務。要健全訴求收集辦理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突出重點難點,找準切入點,從解決一個問題到推動解決一類問題,積小勝為大勝。要完善“訴求收集—對策謀劃—跟蹤落實”服務機制,常態化開展各項暖心活動,把服務和關懷送到心坎上。要用好各類服務陣地,織密服務陣地網,以黨群服務中心為樞紐,匯聚各方資源建立“暖心驛站”“小哥加油站”“小哥驛站”等,打造廣覆蓋、多層次、實用化的服務體系,最大限度將他們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
聚焦新模式,發揮新就業群體“先鋒力”。把黨的組織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是基層黨建發揮作用的關鍵。要立足新就業群體“在路上”的獨特職業優勢,推動新就業群體從“管理變量”變為“治理增量”。要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來源廣泛、聯系面廣的優勢,將他們組織起來,深入城市的“毛細血管”,發揮好移動“探頭”作用,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公益服務、文明創建、應急處置等工作。要將新就業群體納入基層治理大局中,搭建和完善各類活動參與平臺,常態化發布各類活動安排,制定活動積分規則等激勵機制,引導新就業群體發揮自身優勢,就近就便參與社會治理。要注重寓教于活動之中,加深新就業群體對基層治理的認識,組織學習法規、治理等內容,培育提高公共精神和參與意識,提升其參與基層治理的行動力。要注重多方聯動,持續開展系列評優活動,以先進典型示范引領,進一步強化激勵引導,讓他們在服務中提升獲得感和融入感。(作者:吳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