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春晚機器人扭秧歌、deepseek等話題火爆全網,科技成為最具年味的元素之一。去年,《黑神話:悟空》席卷游戲圈、“云深處”機器狗巡檢新加坡電力隧道等,都印證了中國科技創新的崛起,而這些話題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標——杭州。如今,杭州已從“電商之城”蛻變為“AI之都”,并成就了有“神秘東方力量”之稱的“杭州六小龍”,讓全世界驚嘆。這背后,是黨建工作與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杭州以黨建引領持續點燃創新驅動發展,為城市蝶變和更多“神秘東方力量”崛起注入紅色動力。
以政治引領凝聚科技力量。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杭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讓科技創新始終成為杭州最鮮明的城市底色。杭州始終將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堅定不移實施創新強市和人才強市首位戰略,高水平打造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剛剛結束的杭州“新春第一會”也指出,杭州將舉全市之力打造更高水平“創新活力之城”,大興科技、大抓創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以服務保障激發奮進活力。企業創新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杭州在人才政策和助企幫扶行動上不斷發力,為企業創新筑牢堅實后盾。人才聚則事業興,組織部門作為人才工作的“操盤手”,應瞄準人才引、育、留、用各環節打好“組合拳”,才能把自立自強“科技路”與創新創業“人才路”走得更寬廣、更精彩。杭州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持續優化人才生態,出臺了如上城區“黃金二十條”“西湖英才”計劃等政策,全力打造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同時,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杭州市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于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如稅收優惠、研發投入補助等,助力科技公司高質量發展。
以資源整合優化創新生態。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組織部門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更應發揮牽頭抓總作用,以黨建紐帶串聯各方資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構筑起科技創新的堅實堡壘。去年,杭州市委充分發揮黨統領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出構建環大學大科創平臺創新生態圈,強化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引導創新資源在該區域聚集,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發展格局。此外,杭州將“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關鍵舉措,深入企業摸需求、引資源、促對接,打破信息壁壘,使企業與專家、高校、科研平臺等高效對接,推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同時,依托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知名院校,打造了之江實驗室、良渚實驗室等高能級科創平臺,助推科創及人才取得更大突破。
當西方還在討論“中國能否創新”時,“杭州六小龍”已成功打破國際壁壘,走在世界前沿。杭州,以黨建鏈串起創新鏈,推動政策落地、人才匯聚、資源整合,讓創新活力充分涌流。未來的杭州,絕不止六小龍。而“六小龍”,或許只是此次變革的序章。
(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選調生 呂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