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歷史放在世界歷史演進的大坐標中,通過橫向比較,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歷史發展,使我們既不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又不妄自菲薄、缺乏自信。這正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歷史小故事——讓孩子站在世界看中國》傳達出的編寫理念。
該書由著名學者樓宇烈擔任主編,精選160個小故事,巧妙串聯起中華民族5000年發展歷程,將中國歷史的精彩瞬間融入世界文明坐標中。該書不只講述中國歷史朝代更迭的傳統故事,而是以中國歷史為基點,以世界歷史為參照,把同一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明展示出來,讓小讀者既能站在中國看世界,又能站在世界看中國。
譬如,在講述唐代歷史時,書中不僅描繪了唐代的繁榮景象和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還將其與同時期的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等異域文明進行對比,展現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文化交流以及各自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和影響;在講述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時,除了展現明朝的航海技術和海上力量的強大,還通過與同時期歐洲遠洋探險活動的對比,讓孩子理解不同文明在探索未知世界時的異同。
該書的結構設計匠心獨具。全書共分8冊,每冊開頭欄目是“本冊大事記”,列出該冊對應時期內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節點;“放眼看一看”欄目,簡要梳理這一時期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重大事件,特別強調了中國與世界各地區的交往和相互影響;“讀前熱身”欄目,是進入每個歷史故事前的閱讀導引;緊接著的“開講啦”欄目,則是故事的核心內容。
最后一個欄目“延伸思考”,是該書的特色板塊,設計了200個延伸思考問題,既有對歷史現象背后原因的思考,也有對歷史故事細節的追問,還有對歷史事件發生背景的探討,更有對未來的展望。這些問題需要孩子通過延伸閱讀和研究性學習尋找答案,而且很多問題是開放性的,并沒有標準答案或唯一答案。顯然,這樣做的目的,是試圖幫助孩子理解歷史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培養孩子的綜合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寫給孩子的讀物,這套書在視覺呈現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該書精心挑選700幅歷史圖片,如同一部視覺史書,讓孩子在文字之外,能夠通過直觀的圖像感受歷史的真實與厚重。這些圖片涵蓋文物、遺址、人物肖像、地圖等多種類型,提供了多元化的學習素材。比如,通過呈現世界各地的古跡,讓孩子意識到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相互關聯性,增加了身臨其境的感受。
除歷史圖片,《大歷史小故事——讓孩子站在世界看中國》還有800幅彩繪漫畫貫穿全書各部分,進一步增強了這套書的趣味性和親和力。這些漫畫將歷史故事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有的使用AI繪制,給孩子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立足中華文明,培養孩子胸懷世界的大格局和大歷史觀。這是《大歷史小故事——讓孩子站在世界看中國》的初衷和愿景。
(作者系山西大學特聘教授)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2月20日 第 0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