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有機組成部分,鄉村的和諧穩定直接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鶎狱h組織作為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關鍵力量,在建設平安鄉村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立足于基層黨建的優勢,創新平安鄉村建設路徑,推動平安鄉村建設取得新成效,是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的應有之義。
發揮組織嚴密優勢,筑牢平安鄉村防火墻。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統籌協調、一體調度的風險防范體系,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風險防范化解機制,為建設平安鄉村提供組織保障。一是健全平戰轉換組織體系,因地制宜優化“村社—網格—微網格—黨員中心戶”四級工作架構和“區(縣)—鎮(街)—村(社區)”三級領導包聯網格工作制度,落實網格信息收集、隱患排查、前端調解、應急處置、服務群眾等職責,實現民情在網格掌握、矛盾在網格化解、問題在網格解決、服務在網格開展。二是完善黨建統領的網格管理運行機制,建立以“黨建+網格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智慧管理平臺,集成鎮(街)社會治理中心宣傳、教育、治理和服務等功能,整合政法、公安、應急、消防、教育、衛健等各部門的平安建設職能并向農村、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基層單元下沉,暢通網格上報、事件受理、研判分流、督辦反饋全流程風險管理機制。
發揮示范帶動優勢,織密平安鄉村責任網。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平安鄉村建設的示范引領工作體系,為建設平安鄉村奠定責任基礎。一是用好用活大黨建考核評價機制,圍繞平安宣傳、風險排查、糾紛調處等梳理加減分正負面清單,納入村干部年度考核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評優評先和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強化領導干部在平安鄉村建設工作中的履職意識。二是創新基層黨建與平安建設融合發展的載體與形式,緊扣平安鄉村建設的工作目標,在鎮村層面進一步探索建立信息收集、風險排查、矛盾調解、宣傳教育、民生服務等功能性黨小組,根據黨員能力、個人意愿和崗位特點的匹配度,將黨員整合到不同類型的黨小組中,分類提出考評目標,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黨支部與黨員評優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激活平安建設的“神經末梢”。
發揮扎根群眾優勢,夯實平安鄉村主根基。通過黨建帶群建機制,把黨的群眾路線優勢轉化為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優勢,為建設平安鄉村奠定社會基礎。一是創新群防群治激勵常態運行機制,探索推廣“平安積分”管理機制,發揮黨委統籌作用,圍繞平安建設難點堵點,科學設置積分項目,以實物兌換、現金獎勵和榮譽表彰等方式柔性引導群眾參與平安建設活動。二是創新平安需求表達與回應機制,因地制宜探索鄉村協商議事形式,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賦能作用,開發民主協商數字化平臺并與基層智治平臺互聯互通,推動形成“反映—響應—處理—反饋—評價”的全流程閉環治理機制,進一步提升鄉村平安治理的效率與精準性。(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人民政府 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