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文章強調,健全正風肅紀常態化機制,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通過全方位、全過程、全周期從嚴治理,把嚴的要求體現到管黨治黨各方面各環節,落實到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身上。
坐落于浙江省桐廬縣的范仲淹紀念館,背依平陽山,靜靜地隱匿在青翠之間。范仲淹的一生堅守清貧本色,且治家十分嚴謹,“清心做官,莫營私利”的家訓,造就了范氏家族的清廉門風,成為中國古代士大夫的精神豐碑。基層干部要向范仲淹學習,在心中種下一棵清廉樹,知恥明辱,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徐軍勇 攝
用“自我革命”之刃,實現自我凈化。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自我革命,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當下,在新的趕考路上,面對長期而復雜的考驗,廣大基層干部要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內,勤于刮骨療傷,找病灶、查病根,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持續增強防腐拒變“免疫力”。
培“作風建設”之土,堅定理想信念。樹,只有扎根于沃土,才能茁壯成長;基層干部,只有經過作風建設之土的涵養,才能始終保持“在路上”的狀態。“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在作風建設的關鍵時期,基層干部要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將歪風邪氣、頑瘴痼疾拒之身外。要樹立風清氣正的工作作風,嚴紀律、明規矩、守底線,多一些作風簡樸、知足淡泊的好風氣,秉持視百姓重如山、視名利淡如水的為民初心,努力用“作風指數”換取基層百姓的“幸福指數”。
徐軍勇 攝
施“系統整治”之肥,增強治腐效能。“根本不美,枝葉茂者,未之聞也。”腐敗成因的復雜性,決定了反腐敗工作不能零敲碎打、單個擊破,而要抓在“根”上,一體推進“三不腐”,把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融于一體,整體施治。新征程上,我們要以鐵的紀律、鋼的制度、嚴的作風,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在持續教育指引中增強抵腐定力,在守正篤行中筑牢防范腐敗的法紀墻,努力構建長效的監督制度,拓寬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監督、人民群眾監督等多渠道監督方式,減少腐敗發生率。要有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對違法違紀行為一查到底、絕不姑息,如此方能種下一棵“清廉樹”,做好一名廉潔自律的基層人。(作者:鄭萬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