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成敗系于實干,民族復興寄于篤行。 新春伊始,各地“新春第一會”紛紛強調“干字當頭”,這無疑為新一年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新時代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更需以“干”字為先,在實干中砥礪初心、錘煉本領、開創未來。
以史為鑒,實干是融入血脈的政治品格。翻開百年黨史,實干始終是共產黨人最鮮明的精神標識。從延安窯洞里紡車搖出的“自力更生”,到脫貧攻堅戰場“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一代代共產黨人用實干托舉起民族復興的脊梁。這種“認真”不是書齋里的坐而論道,而是黃土地上踏石留印的耕耘,是改革浪潮中敢為人先的突破,是新時代趕考路上永不停歇的奮斗。年輕干部當以焦裕祿“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執著、黃文秀“扎根泥土,讀懂人民”的情懷為鏡,讓實干基因融入精神血脈。
向民而行,實干是破解難題的根本路徑。“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群眾的眉頭就是工作的指針,基層的實踐藏著解題的密碼。新時代的實干,既要“身入”更要“心至”。年輕干部要勤在鄉村全面振興一線和城市治理前沿用“繡花功夫”疏通治理堵點,要將群眾關心的“小事”作為干事創業的大事,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干事創業成效的標尺,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要以“小學生”姿態拜群眾為師,在為民服務中練就“十八般武藝”。
淬火成鋼,實干是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越是壯麗的事業,越需要腳踏實地的奮斗;越是偉大的夢想,越呼喚舍我其誰的擔當。年輕干部的成長密碼,藏在“干”字三部曲中:在“干中學”,像海綿吸水般汲取政策法規、群眾智慧、先進經驗;在“學中干”,把防汛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作為最好課堂;在“干中創”,用改革創新思維破解“老大難”,以新質生產力理念開辟“新賽道”。正如老一輩改革者“摸著石頭過河”闖出新天地,新時代年輕干部更需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闖勁,在經風雨、見世面中長才干。
站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關口,年輕干部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謀事業,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抓落實,用實干為青春寫下生動注腳,以奮斗為復興鋪就康莊大道。如此,方能在新時代長征路上留下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堅實足跡。(作者:周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