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又到一年早春。和著春天的節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來自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數千名代表委員將再次聚首北京,共赴“春天的約會”,就事關國計民生的問題進行審議、討論,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凝聚共識。
兩會代表委員肩負著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神圣使命。他們通過大量走訪和深入調研,多渠道聯系人民群眾,深入基層一線,在日常的履職過程中下足了解社情民意、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苦功夫、硬功夫,把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形成高質量的議案提案帶到兩會上。我們希望每一件議案、提案都能擲地有聲,每一份訴求、關懷都能回聲嘹亮。
有人把全國兩會比喻為讀懂中國的“根目錄”,那么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無疑就是其更為詳盡的“子目錄”。這些“子目錄”從何而來?代表委員抱定“勤”字,立足“實”字,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眼,從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入手,通過專題調研、走訪座談了解民情、傾聽民意、匯聚民智,收集意見建議,形成議案提案。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持續關注“一老一少”權益需求,擬提交多份涉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體的議案、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卓長立利用空閑時間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先后調研了200多個有老年人和嬰幼兒的家庭。她打算在關注“一老一小”服務需求、提供0~3歲嬰幼兒和70歲以上老年人服務消費補貼等方面提出建議意見。代表委員充分發揮來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點優勢,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對人民負責,真心實意為人民做好事、辦實事,把人民群眾的利益銘刻在心坎上,書寫在行動中。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充分發揮作用,不斷豐富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譬如,上海浦東新區高橋鎮將“議事協商+代表履職+基層治理”融合推進,齊心協力把“有事商量著辦”付諸行動。無論是把群眾的建議帶上兩會,還是搭建好企業、居民區和人民群眾間的橋梁和紐帶,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治理中得到進一步加強。代表委員認真履職,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為推出一系列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力舉措貢獻智慧和力量。
心懷“國之大者”,代表委員肩負光榮使命,為發展謀大計,為興業獻良策,齊聚北京共商國是,讓“民之所盼”成為“施政所向”。我們期待各位代表委員以百姓之心為心,發出更多中國好聲音,匯聚起同心圓夢的磅礴力量。(作者:李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