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這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這一背景下,聯通(廣東)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組建青年醫療攻堅隊,投身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稱三院)的醫療數字化建設,專注打造醫療行業“專精特新”能力,構建場景化解決方案,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頭雁”領航,凝聚科技力量共創智慧醫療
青年醫療攻堅隊在隊長鄂梅書記以及支委柳子用的帶領下,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深入業務一線開展溝通調研。團隊中的青年骨干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運用大模型技術、算法優化等手段精準發力,成功攻克了大模型推理性能慢、術前評估準確率低、組織協調涉及方多、人員短缺、時間緊迫等一系列難題。
智能導診:AI精準“指路”,患者就醫“少跑路”
“醫院科室這么多,我該掛哪個科?”許多患者因不熟悉醫院科室設置,在掛號過程中,患者往往在不同科室之間來回奔波,浪費大量時間。
針對這一痛點,青年醫療攻堅隊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能導診系統。該系統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深入收集三院語料,構建醫學知識庫,通過GPT智能問答與RAG語義增強,能夠精準理解患者的癥狀描述,快速為患者推薦合適科室。掛號時間從原來的30分鐘大幅縮短至2分鐘,極大地減少了患者的等待時間。
同時,考慮到部分患者對自身病癥了解甚少,在掛號前需要向導診人員詳細咨詢的情況,攻堅隊打造醫療大模型知識庫,幫助患者梳理癥狀,提供基礎疾病知識查詢,讓患者在掛號前對病情有更充分的了解。這不僅節省了導診人員的工作量,還暢通了患者就醫“綠色通道”,真正實現了讓患者“少跑路”。
“手術非常準”:AI加速術前檢查,提升手術效率
術前檢查是手術治療的關鍵環節,但傳統的術前檢查流程繁瑣、耗時較長。從抽血到獲取檢查結果,患者往往需要等待很長時間,這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焦慮。例如,曾經有患者在術前檢查中,等待檢查結果的時間超過一天。
青年醫療攻堅隊通過大模型平臺對接醫院業務系統,利用AI進行診療報告分析與病理分型,自動生成術前報告。生成的報告準確率高達96%,為醫生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AI系統僅需2分鐘即可完成報告生成,而傳統人工填寫則需要2小時,效率提升了60倍。這不僅加快了患者的治療進程,也為醫療機構的高效運營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能體檢報告:提升準確性,深化個性化健康管理
在忙碌、緊張的病房里,醫生需要與時間賽跑,在撰寫體檢報告時,面對大量復雜指標,容易因疲勞出現錯誤,從而影響診斷準確性。為解決這一問題,青年醫療攻堅隊依托聯通元景大模型的強大分析能力,打造智能體檢報告系統。該系統植入醫院教授醫師總結的指標與診斷的指導關系,能夠快速生成報告的診斷建議結論詞,大大減少了醫生填寫結論詞的時間。通過團隊的努力,該系統將報告生成時間從原來的24小時縮短至2小時,并且通過數據分析提供更科學的健康指導,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廣東聯通產互的青年醫療攻堅隊運用大模型技術,在醫院GPT和手術精準化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作為時代的創新先鋒,他們將繼續在智慧醫療的創新發展中勇挑重擔,以青春的活力和創新精神,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貢獻力量,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
【作者:潘志豪 黃民興,聯通(廣東)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