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生力量。新征程上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要把發展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作為重要抓手,吹好吹足政策春風,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韌性和活力,激蕩民營經濟“澎湃春潮”。
精準滴灌,提升政策落地實效。“政策千萬條,落實第一條”。政策春風如何化作民營企業的“及時雨”,關鍵要看能否將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圍繞問題做好民營企業發展文章。要當好民營企業“知心人”,建立健全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采取助企座談會、新媒體留言板等多種方式,廣泛傾聽民營企業發展呼聲,進一步提升政策制定的精準性和實效性。當好企業政策“宣傳員”,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深入走訪企業開展各項政策宣傳,通過數字化手段改進政策執行方式,推動普惠性政策直接兌現、精準直達。當好民營經濟“引路人”,做好民營企業規律性研究和前瞻性規劃,搭建涉企政策綜合服務平臺,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具體行動參照,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積極融入國家戰略。
破障清阻,優化民企營商環境。民營經濟是典型的“環境經濟”,其活躍程度是折射區域市場環境的晴雨表。持續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才能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要破除制度藩籬,完善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制度,健全拖欠企業賬款清償法律法規,加快建設高標準的統一大市場體系。清查隱形壁壘,定期推出市場行為干預負面清單,集中整治各類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問題,堅決反對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打破民營企業面臨的各種“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為民營企業開辟更多空間。提升涉企服務,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通過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并聯審批等措施,全面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讓企業將更多精力投入生產經營。
厚植沃土,加大創新支持力度。民營企業是集聚人才、科技、產業等多種創新要素的重要載體。強化民營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對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要營造企業創新生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推動更多重大科技項目、重要應用場景向民營機構開放,為民營企業進軍硬核科技領域搭橋鋪路。整合優化創新資源,建立健全產學研用一體化長效機制,支持民營企業牽頭組建包含高校、科研院所在內的創新聯合體,廣泛吸納引進科技創新人才,著力培育一批科技型領軍企業、龍頭企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快速維權機制,積極開展全球知識產權高水平國際合作,推動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轉化為行業、國家、國際標準,提升民營企業在行業內的話語權,持續助力民營經濟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作者:曹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