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賀歲片《哪吒2之魔童鬧海》打破了中國影史票房紀錄,電影中折射出來的諸多品質值得年輕干部學習領悟。無論是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敖丙的“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還是申公豹的“做人要坦坦蕩蕩,做事要問心無愧”。擲地有聲,無一不體現哪吒之堅韌、敖丙之勇氣、申公豹之磊落,亦為年輕干部之成長良方。
打破成見與自我認同:與“標簽化”的偏見對抗。電影中哪吒因“魔丸”身份被村民視為妖怪,但最終通過行動打破偏見,成為英雄。年輕干部在成長過程中也可能面臨“標簽化”困境,如學歷、出身或年齡的刻板印象。影片傳遞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啟示年輕干部要以行動證明能力,拒絕被外界定義。正如敖丙雖背負龍族使命,仍選擇堅守善念,年輕干部也應堅持初心,不被“標簽”束縛,用實績回應質疑。
斗爭精神與自我定義:與“躺平”的心態對抗。哪吒的“逆天改命”不僅是與天命抗爭,更是與自己“躺平心態”的挑戰。年輕干部若陷入“躺平”或“佛系”心態,則難以突破個人成長瓶頸。影片中申公豹因出身妖族而偏激,卻以隱忍和堅持尋求突破,這也警示年輕干部:面對不公時,需以“厚積薄發”代替怨天尤人,將挫折轉化為成長的動力。正如導演餃子通過五年“死磕”打磨出爆款電影,年輕干部亦需在基層工作中錘煉“韌勁”。
擔當作為與自我提升:與“為民”的初心和解。哪吒最終選擇保護曾排斥他的陳塘關百姓,展現了“為民情懷”的升華。年輕干部需學習這種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的情懷,尤其在基層工作中,要時時把民生冷暖掛在心上,將“群眾工作水平”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服務群眾本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