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朝陽市龍城區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圍繞產業鏈精準引才、圍繞企業發展要求系統育才、圍繞打造最優人才環境用心留才,精準發力、集成聚力、持續用力,全區人才工作呈現出多點突破、質效雙升的良好局面。
建立“1”個人才體系。堅持黨管人才總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市委“1533”人才工作思路,充分調動各職能單位積極性,主動破題,形成“區委+高新區+職能單位”的人才工作合力,建設人才集聚高地。
深耕“2”條引才渠道。強化平臺引才,推動浪馬輪胎與東北財經大學開展人才合作,建立冰河冷媒大連理工大學電化學腐蝕研究中心,累計簽訂校地、校企合作協議13項,同比增長40%,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50人。堅持“走出去”引才,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留朝來朝”行動,開展入校宣介和專場招聘35場,吸納高校畢業生1300人,同比增長8%。
舉辦“3”類人才盛會。開展“校地戰略合作簽約”“校地聯絡大使選聘”“人才招聘會”等“人才•科技•創業•創新”周系列活動,建立人民康泰、新偉電商物流(圓通速遞)校外實訓基地2處。首創“干部人才大講堂”,聯合人社、工會、衛健等部門舉辦多場高技能人才“大比武”,承辦了全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培訓各類人才超過1000人。依托全省唯一的龍城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舉辦“全市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交流大會”,吸引各界人才近千人參會交流,成功對接科技成果32項。
優化“4”項人才環境。營造宣傳“軟環境”,形成分領域、分層級、分類別的宣發機制,持續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寶地人才”“人才在行動”等人才項目和事跡展播,在各級媒體宣發稿件近百篇。打造人才“硬品牌”,強化“人才會客廳”建設,提供洽談、交流等服務65次,服務1200人次,為中電科53所近50名技術人員提供住房服務。服務人才“強保障”,累計為高校畢業生發放生活補貼和一次性住房補貼14.25萬元。對接聯系“促發展”,對接聯系區域外本地籍高層次人才12次,開展對接洽簽5場,引才育才氛圍更加濃厚。(中共朝陽市龍城區委組織部 李長麗 杭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