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廣大黨員干部當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聆聽時代的新要求,在“呼”與“應”、“破”與“立”、“謀”與“干”的有機統一中,增強改革整體效能,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協調“呼”與“應”,堅持共享改革成果“立足點”。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呼”與“應”是改革需求與改革回應之間的緊密聯系。從教育、醫療到住房、養老,圍繞老百姓的“錢袋子”“菜籃子”,一系列民生舉措密集出臺,正是對人民群眾“呼聲”的積極回應。謹防“改革”變“高閣”,必須在全面深化改革路上扎根人民實際需求、回應群眾期盼。要建立有效民意反饋機制,確保改革政策能夠精準對接民眾需求,進一步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創新互動方式,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及時捕捉和分析民眾訴求,確保改革措施能夠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改革紅利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統籌“破”與“立”,堅持系統改革思維“突破點”。不立不破,先立后破;不破不立,破后而立。“破”與“立”,是改革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改革之間需要協同配合,單兵突進極有可能顧此失彼。因此,在實踐中,要運用好系統思維,科學規劃、有序推進實現“破”“立”統一。既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確保改革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又要提前謀劃并同步推進“立”,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創造“立”的良好環境和成熟條件,確保改革舉措的有效銜接和平穩過渡。對于破什么、立什么,如何破、如何立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確保改革因“得其法”而事半功倍。
聯動“謀”與“干”,堅持抓好改革落實“著力點”。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謀”與“干”,是改革戰略與實施之間的辯證關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謀劃,也要有腳踏實地的改革舉措。戰略謀劃是改革的藍圖和指南,而真抓實干則是將藍圖變為現實的關鍵。實現“謀”“干”統一,就是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確保改革的方向不偏、力度不減、成效顯著。要強化執行力,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確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武義縣委組織部選調生 鄭崛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