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DeepSeek破圈突圍、宇樹科技驚艷世界……我國科技創新的步伐愈發穩健,處處彰顯著大國擔當和民族自信,我國正逐步邁向世界科技創新舞臺的中央。
當前,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科技創新將會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之一。科技的躍進誕生于百姓的需求,高精尖的科學技術要與日常生活中“柴米油鹽”相接軌。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家居,從在線教育到遠程醫療,每一項技術的突破都是為了讓生活更加便捷高效。代表委員們應深入百姓生活,聽民聲、訪民情、探民意,搜集有溫度且能夠促進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優質建議。
“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隨著人才評價體系的不斷改革與優化,“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人才隊伍越來越受青睞。比如,在鄉村,“田秀才”“鄉創客”能夠深耕一線,收獲了大量實踐經驗。要多向他們“取經”,為培育更多“博士農場”“院士車間”提供發展沃土。
科技創新離不開制度保障。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靈活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普惠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這些好制度如春風化雨,為科技創新構建起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為科創主體注入了“強心劑”。代表委員們應從現有制度中提取精華,從試點實踐中汲取經驗,積極建言獻策,不斷推動制度創新,以適應不斷升級的科技發展需求。
我們期待,代表委員的兩會好聲音,能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作者:高宇 張運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