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陜全國人大代表和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啟程赴京。今年2月,在新春“年味兒”還未散去的時候,來自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田間地頭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姬桂玲就開始為全國兩會做準備,圍繞調動農民種地積極性、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水平等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摸實底,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后形成了沉甸甸的議案建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從各地兩會到全國兩會,各級代表、委員聚焦社會關切,傳遞民情民意,推動黨委政府實打實抓好民生建設,帶動黨員干部心貼心去排憂解難。2024年,國務院各部門共采納代表委員所提意見建議5000余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2000余項,有力推動解決了一系列事關改革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難點問題。基礎養老金提高了,房貸利率下調了,直接結算范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消費品以舊換新提高了生活品質.....基層呼聲被重視了,意見建議被采納了,民生需求被滿足了,生活的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之路沒有終點,只有新的更高的起點。盤點今年全國各省區市兩會,就業、生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這些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事項,全都落到了各地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浙江在今年年前面向群眾征集為民辦實事項目,之后在兩會上公布2025年十方面民生實事,這些民生實事“清單”包括:為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為全省7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為全省0-6歲兒童免費開展孤獨癥篩查,等等。一件件實事、一個個數字、一幅幅具體場景必將進一步提升千萬浙江人“穩穩的幸福”。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當前,面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問題,難啃的骨頭一點都不少。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干部只有扭住突出民生難題,堅持以長期主義者的堅定干好難而正確的事,才能讓人民群眾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如約而至,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再次齊聚一堂,共赴一場春天的約定,把對“民生愿景”變“幸福實景”的思考融入到自己的議案提案里,群策群力,建言獻計,共同解鎖打開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之門的“金鑰匙”。未來的一周多時間,“民生為大”必將標定新的注解。(作者:馬彥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