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深刻指出:“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新征程上,黨員干部當持續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堅持以小見大,從細微處著手,不斷錘煉清正廉潔、求真務實、一心為民的優良作風,奮力把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生動現實。
嚴“小節”守底線。小節之中見原則,細微之處定乾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最緊要的是守住內心,從小事小節上守起,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以內無妄思保證外無妄動。守住內心就是要守住初心、堅定信仰。黨員干部應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心明德,補足精神之“鈣”、鑄牢思想之“魂”。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時常對照黨章、黨紀要求,以正確立場和鮮明態度明確哪些事不該做、不能干,哪些事應該做、必須干,做到慎獨慎微、慎言慎行,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謹守小節以保大節。
抓“小處”促全局。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編制和實施的數個五年計劃或規劃,每一個都在為實現宏偉目標奠定基礎,使我們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越來越近;近年來,各地區圍繞黨建賦能、人才振興、產業升級、基層治理等方面多維發力,激活了鄉村全面振興“一池春水”……宏偉藍圖的繪就離不開一筆一畫的勾勒,面對艱巨復雜的改革攻堅任務,黨員干部必須不斷增強見事于細、見事于早的洞察力,在謀劃和推進工作時要下真功夫把思路理清、把流程想細、把環節抓準,確保無偏差、無漏洞、無死角。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讓各類風險見之于未萌、化之于未發。
成“小事”顯擔當。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銀發餐桌、口袋公園、老舊小區改造等“關鍵小事”承載著厚重的民生分量,它們雖微而著,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直接來源,也最能彰顯黨員干部的能力作風。廣大黨員干部應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俯下身子聽取群眾真實想法,摸準群眾的急難愁盼。對群眾關切的當務之急,要立說立行、緊抓快辦,確保立竿見影出成效;對需要長期堅持的,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滴水穿石,久久為功。還要善于“以小見大”,從群眾關切的“一針一線”的瑣事出發,及時總結符合群眾期盼的成熟經驗和有效做法,努力以“小切口”推動解決“一件事”向“一類事”延伸拓展,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貼心的溫暖和服務、看到實打實的變化。(作者:王凱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