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理市將黨建賦能作為破解旅游民宿行業管理難題的抓手,圍繞將“文旅流量”轉化為“發展增量”的目標,以“蒼洱黨旗紅·百村千宿興”為品牌,通過服務增質、管理增效、人才增智,推動“黨建紅”引領旅游民宿“行業興”。
鏈上服務增質。組織堡壘建在鏈上,建立“行業、鄉鎮、村級、民宿”四級黨組織架構,69個行業黨組織引領1400余家旅游民宿蓬勃發展,培育理庭酒店等“蒼洱紅驛”示范點41個,以“紅宿課堂”開展民宿行業黨員教育1000余人次。紅色服務融入鏈上,市鎮村聯合組建“宿”事速辦、“宿”情速報、“宿”求速應、“宿”憂速解先鋒隊52支,以“宿事聯辦先鋒行”為載體為業主和游客解決問題4000余個。金融支持落實鏈上,建立“黨組織、政府、金融部門、民宿”四方聯動機制,由黨組織和政府協調金融管理部門,推出“金旅貸”“恒惠·客棧貸”等信貸產品,為旅游民宿行業業主提供信用貸款8580萬元。
線上管理增效。數字賦能監管體系,構建“一個平臺監管、一個企業運維、一支隊伍執法”的“三個一”監管體系,通過搭建住宿業綜合分析服務監管大數據平臺,組建云南數智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文旅牽頭、各部門聯動的“1+N”執法隊伍,規范旅游民宿市場秩序,促進文旅行業健康發展, 2024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6955萬余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138.1億元。搭建“四個一”支付平臺,市國投開發“多碼合一”聚合支付體系,將經營地址、營業執照、本地對公賬戶與支付碼綁定,做到“一個地址上辦理一本營業執照、綁定一個支付碼、對應一個本地對公賬戶”,2024年住宿行業稅收入庫稅費同比增長68.16%。
喜洲鎮嚴家民居黨支部“金花”黨員為游客表演白族“三道茶”。
大理鎮黨委在才村組織民宿從業者開展“我為發展獻一策”活動。
聚集人才增智。將人才引進、培育作為旅游民宿產業發展的基礎,培樹“才聚蒼洱·智匯大理”人才品牌,授牌民宿酒店“蒼洱紅驛·人才心居”72家,制定10類民宿人才目錄,開展民宿主理人、咖啡師、茶藝師等服務技能培訓200余場次,打造“大理白族扎染技師”“大理民宿客棧管家”2個省級勞務品牌和“大理金花家政””“大理牧工”等3個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勞務品牌,實現旅游民宿直接從業1.3萬人、關聯就業8萬余人,構建了“民宿+康養旅居、非遺體驗、咖啡書吧、文化創意、婚拍旅拍”等多元化產品業態協同發展新格局。(中共大理市委組織部 寶明澤 楊杰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