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憑借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主題成為國產動畫的里程碑,其主角哪吒從“魔童”到“英雄”的蛻變,不僅是一段關于逆天改命的熱血傳奇,也是一部為年輕干部量身定制的成長啟示錄。
以信念破“標簽困局”。“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的吶喊,是對宿命論最激烈的反抗。生而為“魔丸”,他卻以信念為刃,劈開偏見與質疑的枷鎖。年輕干部初入職場,亦常被貼上“經驗不足”“能力存疑”的標簽。若因此畏首畏尾,便真會困于他人定義;唯有如哪吒般以行動自證,方能在科技創新、項目建設等一線戰場中,用實績撕下刻板標簽。須知,標簽是他人所貼,命運卻在自己手中。只要信念堅定、初心如一,便能在時代的浪潮中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以擔當解“責任之惑”。面對陳塘關百姓的誤解,哪吒選擇以肉身扛天雷、救蒼生。這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孤勇,恰是年輕干部亟需的擔當精神。現實中,基層工作常面臨群眾訴求復雜、歷史遺留問題難解等挑戰。若因“怕擔責”而推諉塞責,只會讓矛盾愈演愈烈;唯有如哪吒般迎難而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在防汛救災時沖鋒在前,在信訪調解中耐心傾聽,在改革深水區大膽破冰,方能以“鐵肩”扛起時代重任。
以突破應“本領焦慮”。哪吒從控火術到乾坤圈的修煉,是一場不斷超越自我的跋涉。年輕干部身處信息爆炸、知識快速更迭的時代,更需警惕“本領恐慌”。若僅滿足于“事務性忙碌”,終將被時代淘汰;唯有如哪吒般主動求變,通過“夜間課堂”補足理論短板,在“跨崗鍛煉”中拓寬視野,用“數字政務”創新服務模式,主動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不斷修煉“內功”,方能在鄉村全面振興、基層治理等領域,以“硬核實力”贏得群眾信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