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作為聯系群眾的重要紐帶,做好社區監督檢查工作是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維護群眾利益的必然要求。推進社區監督工作,需緊扣社區日常,多維度精準施策,實現“明責于心、聚勢于行、創新于法、育廉于魂”的良好工作態勢。
明責于心,筑牢靶向監督“坐標軸”。社區監督工作要精準定位,面對民生政策、公共服務、資金流轉等事務,握緊“探照燈”“放大鏡”。緊盯政策執行,檢驗惠民措施成效;嚴管資金流向,精準識別虛報冒領等問題;掃描履職盡責情況,建立干部作風評估機制,整治“慢作為”“亂作為”。將基層監督延伸到治理末梢,以精準監督賦能紀檢“微循環”,確保監督有的放矢,保障社區事務規范運行,推動惠民政策落地,維護群眾利益,實現職責明、靶向準、監督實。
聚勢于行,奏響多元監督“協作曲”。社區監督工作不能單打獨斗,要奏響“協作曲”,充分調動社區黨員、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組建社區監督小組,激發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同時,加強與街道紀工委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協作配合,實現信息共享、優勢互補,構建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監督格局。通過整合監督力量,消除監督盲區,提升效能,讓社區監督工作更全面、深入,實現力量融、格局優、效能升。
創新于法,打造智能監督“新引擎”。基層紀檢監督,需要聚焦數字化賦能路徑,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依托智慧監督系統實現權力清單云端動態展示,借助“基層小微權利監督一點通”平臺,將社區事務公開、權力運行流程等信息數字化,方便群眾實時監督。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民生資金、項目建設等數據進行比對分析,精準發現問題線索。通過創新監督方式,提高監督的精準性和時效性,讓社區紀檢監督工作更具科技含量和時代特色,達成方法新、質效高、特色顯。
育廉于魂,厚植廉潔生態“營養土”。廉政教育是社區監督工作的基礎性保障工程,要依托廉潔文化陣地建設,以“沉浸式”“互動式”教育方式,組織社區干部參觀廉政教育基地、參加廉政講座、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強化社區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和法紀觀念。同時,加強對社區居民的廉政文化宣傳,通過社區宣傳欄、微信群等渠道推送廉潔故事、知識、家風家訓,傳播廉潔理念,營造濃厚廉政氛圍,形成崇廉、尚廉、守廉風氣,從思想源頭上預防腐敗,形成教育強、土壤厚、風氣正的格局。(云南省呈貢區雨花街道營盤社區 李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