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如約而至,連續第二十二年聚焦“三農”工作,釋放了重農強農的信號。年輕干部要讀懂文件背后的“國之大者”,在廣袤農村大地練好“看家本領”,成為“三農”工作的“行家里手”。
懂農業,基礎在農。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懂農業是做好“三農”工作的前提,這就要求年輕干部把知農時、懂農事作為成長必修課,主動投身基層,去田間地頭走一走,到老百姓家里問一問,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懂農業還要融入“三農”,既要吃透農業政策,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層,避免將惠及老百姓的政策文件鎖在抽屜里“不聞不問”、放在書架上“置之不理”,同時要結合村居民情,厘清農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謀劃發展策略,振興鄉村。
愛農村,重點在干。農村大有可為,年輕干部在基層應當有大作為。要當好帶頭的“實干家”,發揮年輕人思路活、想法多、點子新的優勢,探索行之有效的“新路子”。要用好數字化“新農具”,干好“新農活”,在實踐中助力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挖掘鄉村富民產業,帶領老百姓從“靠天吃飯”走向“科技興農”,真正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
愛農民,關鍵在人。“三農”工作歸根到底是人的工作,不能脫離“人”這個根本。這就要求年輕干部要涵養為民情懷,在情感上貼近農民,與他們“打成一片”,真心實意造福于民。在面對老百姓的“棘手事”時,始終保持“服務狀態”為民解憂,把老百姓“雞毛蒜皮”“柴米油鹽”的“小事”當成“大事”來辦,設身處地站在群眾的視角發現問題,方能實現“雙向奔赴”,繪就鄉村發展新畫卷。(中共江山市委組織部 朱虹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