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事關堅持和發揮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事關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人才支持,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事關推動統一戰線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持續推進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加強黨外代表人士的培養和使用力度,是堅持和發展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內容。立足新征程新定位新使命,需要大力培養政治堅定、能力出眾、群眾滿意的黨外人才,廣泛凝聚黨外代表人士集體智慧形成整體合力,推動新時代我國統戰事業朝著更高水平、更高層次、更高目標邁進。
通過廣泛選才,充實壯大新時代統戰建設的黨外后備隊伍
擴展選才范圍。堅持“黨的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黨外選才范圍就延伸到哪里”,將黨外人才緊緊聚攏在黨的周圍,充分發揮好黨外人才“智囊團”和“人才庫”的獨特優勢。打破熟人圈子和固有小圈子,廣開進賢納才之路,尤其要重視那些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不易被組織發現和關注的黨外人才。注重從黨外后備隊伍中選才,及時選拔那些從事鄉村振興、招商引資和專精特新等工作的黨外人才;及時發掘那些在基層鍛煉,綜合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培養潛力大的黨外中青年優秀人才。
加強選才協作。通過共享黨外人才數據庫、增加黨外人才交流頻次、統籌使用黨外人才指標等實際措施,暢通相關單位部門之間的交往渠道,形成黨外人才協調、配合、支援的良好局面。通過與黨外人才在業務知識和工作領域上的合作交流,可以了解黨外人才的所思所想,提高協作共事能力,同時在支持黨外事業發展過程中,充分凝聚共識增進友誼,團結更多優秀的黨外人才。通過建立符合實際、易于操作和長效適用的黨外人才選拔制度,充分發揮單位、個人、組織等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確保在人才舉薦、認定、考察和任用等環節公平公正,讓各類優秀黨外人才脫穎而出。
通過科學育才,培養適應新時代統戰發展的黨外業務骨干
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時代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黨外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廣大黨外人士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等制度文件,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在黨外人士開展工作、服務社會、考察調研、聯誼互動等活動中加深對理論政策的學習領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升政治素質,筑牢共識之基。在召開黨外人士民主協商、征求意見、座談交流等會議中,聽取黨外人士關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引導黨外知識分子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形成合力。
注重實踐歷練與選拔使用相結合。實踐鍛煉不僅是提高黨外人士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高素質黨外人才隊伍的重要舉措。注重在一線鍛煉中培養人才,有意識地把那些基本素質好、發展潛力大的黨外優秀人才選派到基層,安排他們參與到中共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和急難險重任務中,幫助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經驗、提高處事應變能力。通過建立成長業績檔案等方式,多時段、多角度、全過程掌握黨外人才在實踐鍛煉中的道德素養、工作態度、能力表現等現實情況,及時發現那些會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黨外優秀人才,將那些在實踐歷練中表現出色、脫穎而出、作出貢獻的黨外人才優先放到重要崗位使用。
通過合理用才,充分發揮黨外人才智慧力量推進新時代統戰工作
堅持“人崗相適”與“人事相宜”相匹配。知人識人善用人,把人才放到與其能力素質相匹配的崗位上去,才能更好地發揮黨外人才的作用、激發黨外人才的干事創業活力、推動黨外人才的價值實現。對于具有管理才能的黨外人才側重推薦到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從事綜合性工作;對于掌握專業技能的黨外人才積極引薦到高校、醫院、法檢兩院、科研院所、企業、團體等單位從事高精尖技術工作;對于長期扎根基層的黨外人才,及時利用輪崗、交流、借調等手段在多崗位鍛煉中培養使用。
“不拘一格使用”與“能上能下篩選”相暢通。推動實施“破立結合”的黨外人才評價機制,打破唯學歷、論文、資歷、獎項等舊指標限制,確立以創新、能力、貢獻等要素組成新的人才考量標準,營造有利于黨外人士成長成才的健康生態和良好環境,促進優秀黨外人才競相奔涌、建功立業。遵循“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讓那些能夠經受住考驗、有責任擔當和能力突出的優秀黨外人才受到鼓舞、得到重用,充分發揮他們的“頭雁”效應,激發廣大黨外人士干事創業動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政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