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提供了方向指引。當前,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通過政府與市場的協同發力,激活新質生產力潛能,成為新時代破題的關鍵。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高效協同,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要求。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以效率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機制,但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具有顯著正外部性。市場機制靈敏捕捉創新方向,政府則通過制度供給破除壁壘,二者形成“市場試水—政府護航”的良性互動。單靠市場易陷入“投入大、周期長”的失靈困境,而政府通過“揭榜掛帥”機制搭建創新平臺,既激發企業活力,又保障國家戰略需求落地。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核心在于實現“放得活”與“管得住”的動態平衡。政府需嚴守“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邊界,在維護公平競爭、優化公共服務等領域主動作為,同時避免對微觀經濟的不當干預,為新質生產力釋放騰挪空間。
制度創新,破解協同發展的深層梗阻。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亟需刀刃向內的改革突破。當前,個別地方仍存在“旋轉門”式審批、地方保護壁壘等問題,制約要素流動。中央部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通過負面清單管理、清理政策壁壘等舉措,重構政府與市場的契約關系。政府的角色應從“主導者”轉向“賦能者”,通過制度供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而非替代市場決策。規范涉企執法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環。政府既需通過法治化手段遏制“贏者通吃”“數據霸權”等亂象,又要在智能駕駛、細胞治療等前沿領域探索“監管沙盒”機制,為創新留足試錯空間。
協同發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政府與市場的良性互動,正重塑經濟增長動力系統。統籌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本質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框架下尋求“看不見的手”與“看得見的手”的最優解。當政府精準施策的“有形之手”與市場靈敏高效的“無形之手”緊密相握,必將催生更多“從0到1”的原創突破,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破浪前行。新征程上,唯有持續深化制度創新,才能將我國的體制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入澎湃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