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積極應對行業變革和挑戰,錨定新能源汽車主賽道,大力推進戰略布局革新與改革深度調整。2024年1-10月,東風公司自主品牌整車銷量為111萬輛,同比增長40.2%,是行業增速的2.5倍;新能源整車銷量為70萬輛,同比增長82.3%,是行業增速的2.4倍。
理念領航,筑牢轉型升級“壓艙石”
一是立足頂層設計,聚能改革攻堅。東風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車發展,緊盯過往業務小、散、亂、弱等問題,自2023年下半年起,大力開展專業化整合行動,將27家直管單位整合優化為6個事業群,形成“4+2”(自主乘用車、商用車、零部件、汽車金融和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兩個合資品牌)業務版圖,凝聚發展合力。成立由公司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改革項目組,按照“一體化規劃、分步驟實施”原則,穩扎穩打推進系列改革任務落實落地。二是聚焦自主核心,重塑產業格局。立足現有架構,深度整合東風風神、東風奕派、東風納米三大自主乘用車品牌制造與營銷資源,全力打通全價值鏈運營脈絡,在新能源乘用車賽道上搶先占優。組建商用車事業部、零部件事業部,統籌集團商用車與零部件事業戰略規劃與資源調配;組建金融事業分部,協同優化金融業務管理架構,構建乘商產融協同新機制,多點發力強化自主新能源事業版圖。三是科技賦能改革,激活創新引擎。東風公司構建“1+N”(研發總院+13家研發機構)研發體系,緊抓基礎性、共性與前瞻性研發主動權,深挖平臺化、模塊化研發潛力,以技術和成本優勢筑牢核心競爭力。目前已成功實現63個模塊化零件集中采購,實現降本增效。四是健全落實機制,強化目標管控。創新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設立“當期目標+中長期能力建設”雙維度考核,以月度、季度“紅黑榜”曬成績單,激發各單位奮勇爭先。2024年以來,對季度考核墊底的4家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及時約談,對連續兩季度排名末尾的單位調整領導班子。優化車型開發項目制,集結跨領域尖兵,組建38個車型項目團隊,全程護航車型全生命周期,引入對賭機制,將團隊薪酬、晉升與產品銷量利潤緊密捆綁。
質效并重,揚起業務布局“新風帆”
一是聚焦品牌強基,提速新能源發展。圍繞“東風汽車”主品牌,東風公司精耕細作品牌聯動與賦能機制,精細完善品牌架構,布局3個乘用車與商用車新能源專屬平臺,搶占細分市場高地。前瞻布局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匠心打造三大氫動力平臺產品,氫燃料商用車銷量國內排名第一。大力推進電池相關業務內制化、近地化,完善補能生態與循環經濟布局,全方位夯實新能源發展根基。二是智聯賦能進階,搶占科技新高地。聚焦智能網聯,在智能座艙、駕駛、車控及生態領域深度耕耘,自研掌握AI大模型、高階智能駕駛等關鍵技術,加大高收益、高技術含量零部件布局,助推自主乘用車L2級及以上搭載率躍升至71%,驅動產品升級迭代。三是強化人才支撐,培育創新生力軍。按照“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高度重視人才強企,“一人一薪”精準引才,探索人才飛地模式破解人才后顧之憂,實施“博士倍增”計劃攬才50余人,搭建多級創新工作室強化人才培養,厚植轉型發展人才沃土。
完善機制,強化改革協同“助推器”
一是精準跟蹤評價,量化改革成效。設立“4+2”“1+N”改革項目跟蹤評價機制,緊扣公司利潤風向標,以量化標尺丈量改革成效。建立重點任務臺賬,逐月跟蹤改革項目進度、指標完成情況,搭建服務、反饋機制,依托月度例會機制壓實工作推進責任。二是總部轉型賦能,引領品牌協同。集團總部聚焦關鍵業務,加速向“指揮作戰”運營型總部轉變。成立自主乘用車運營委員會,深度梳理制度流程、決策機制,力促東風自主乘用車品牌格局協同共進,提升運營質效。三是推進項目管理制,全力提升效能。在全公司范圍內推廣新型車應用項目管理制,通過優化匯報層級、構建三級項目會議決策機制、授權項目考核機制、完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式,明確權責利,建立“對賭”激勵機制,提升車型項目運作效率。堅持“先學基本動作,后融會貫通”兩步走,2024年對整車、零部件單位點對點輔導,督促落地生根,釋放項目制乘數效應,為改革注入持久動力。(文章來源: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