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獻策映初心,履職不停步。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匯聚民智、共商國是的盛會,也是展現代表委員履職風采的重要平臺。一條條建議、一份份提案,既是凝聚民意的“任務書”,更是擘畫藍圖的“施工圖”。進入兩會時間,人民論壇網特別推出“兩會國是廳”專欄,聚焦兩會熱點,聆聽代表委員聲音,展現新時代代表委員的責任與擔當。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文化振興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鑄魂工程,是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源泉,對于引領鄉村意識形態建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鄉村文化建設仍面臨諸多挑戰,存在文化設施基礎薄弱、財政投入不足、從業人員匱乏、業務指導不到位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鄉村文化振興步伐。
為此,全國人大代表,安陽市內黃縣馬上鄉李石村婦聯主席,全國三八紅旗手,“微光書苑”負責人李翠利建議:
設立村文化專員崗位,強化文化市場監管。建議在村“兩委”干部中遴選具備一定文化素養的委員擔任村文化專員,負責鄉村文化市場的監管工作,加強對鄉村文化活動的政治引領,確保各類文化活動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避免低俗、虛假宣傳誤導群眾,維護鄉村文化健康發展。
重視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長效支持機制。一是解決編制與待遇問題。為農家書屋、文明實踐站等配備專職管理員,解決其編制、工資及待遇問題,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二是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出臺相關政策,扶持以鄉土人才為主的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文化服務建設,帶動鄉村文化事業繁榮與經濟發展。
提升鄉村文化建設從業者素養,縮小供需差距。一是加強培訓指導。充分利用現有平臺,加大對鄉村文化建設管理者和從業者的培訓力度,提升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二是鼓勵深入群眾。支持創作者、從業者深入鄉村生活、了解群眾需求,創作出符合當地民俗民情、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作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鄉村文化建設成效在政府考核中的比重。一是完善考核標準。建立以服務成效為核心的鄉村文化建設考核標準,確??己斯ぷ鞯目茖W性有效性。二是加大考核權重。在地方政府行政考核中,適當提高鄉村文化建設成效的考核比重,引導地方政府更加重視和支持鄉村文化建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