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看兩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努力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讓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促進城鄉人口雙向自由流動,讓城鄉居民都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公共服務。
新時代繪就城鄉融合的美好畫卷,必須抓住幾個關鍵。一是壯大縣域經濟。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重點任務在縣域,要著力培育壯大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二是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強化縣鄉村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的統籌力度,推進縣城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更好發揮縣城連接城市、帶動鄉村的作用。三是優化產業鏈布局。縣域要把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城鎮產業發展和鄉村產業培育都要重視擴大就業容量,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貫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推進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四是實現精準治理。要分類推進村莊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基層治理要聯系實際,明確責任,細化實化抓手,要到底到邊、見事見人,久久為功。
近年來,遼寧在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注重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和特色產業,增強產業支撐、促進城鄉融合、推動改革創新。
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在服務城鄉融合發展中,應積極發揮作用。大連民族大學連續十余年幫扶地處武陵山片區的貴州省銅仁市,通過技術轉化幫扶當地油茶產業發展,帶動10多萬人脫貧致富。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貴州銅仁的油茶種植戶已踏著露水開始勞作,這些富有科技含量的油茶果將通過精深加工走向全國市場;當暮色降臨遼東半島,大連民族大學的科研團隊仍在實驗室優化新型農業傳感器,為縣域特色產業注入新動能。這樣的場景,正是中國城鄉融合發展最生動的注腳。
城鄉融合發展藍圖已經繪就,融合體制機制的逐步完善,將進一步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之間良性互動,持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趙鑄,系大連民族大學黨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