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獻策映初心,履職不停步。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匯聚民智、共商國是的盛會,也是展現代表委員履職風采的重要平臺。一條條建議、一份份提案,既是凝聚民意的“任務書”,更是擘畫藍圖的“施工圖”。進入兩會時間,人民論壇網特別推出“兩會國是廳”專欄,聚焦兩會熱點,聆聽代表委員聲音,展現新時代代表委員的責任與擔當。
秦慶芳
全國人大代表 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審評查驗中心質量管理與科研科科長、主任藥師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義,農業品牌建設則是實現產業興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路徑。西部地區作為我國農業多樣性的戰略腹地,依托獨特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農耕文化,已培育出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農產品品牌。然而,受制于品牌意識薄弱、營銷渠道單一、物流設施滯后等問題,西部地區農產品仍面臨附加值低、市場滲透不足等挑戰。構建現代化營銷服務體系,是破解發展瓶頸、釋放產業潛能、實現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勝勢”轉化的必由之路。
為此,建議:
深化全域品牌戰略,構建多層次協同發展的品牌生態體系。建議農業農村部牽頭制定《西部地區農業品牌振興三年行動計劃》,設立50億元專項基金,重點支持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以陜西洛川蘋果為示范,推動“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子品牌”協同機制,通過地理標志保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和品牌授權管理,形成“母子品牌”聯動發展格局。對年產值超百億元的標桿產業(如云南花卉)給予稅收減免、出口退稅等政策傾斜,鼓勵龍頭企業開發精油提取、功能性食品等深加工產品,推動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強化品牌監管與維權,建立全國統一的農產品追溯平臺,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生產、流通、消費全流程數據上鏈,嚴打冒用商標、以次充好等侵權行為。支持行業協會聯合抖音、淘寶等平臺實施“西部品牌IP孵化計劃”,通過“山貨上頭條”“特色中國”等欄目打造“陜果”“云花”“川檸”等超級IP,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矩陣實現品牌破圈傳播。
創新數字化營銷模式,打造電商與冷鏈物流雙輪驅動的流通網絡。推動“電商下沉”與“物流上行”雙向發力,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現代流通體系。中央財政設立3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西部縣域建設電商產業園、云倉系統和直播基地,對年銷售額超千萬元的電商企業給予物流補貼和流量扶持。以四川安岳檸檬為例,通過引入京東“產地倉”和拼多多“農地云拼”模式,建立“田間直采—智能分選—冷鏈直發”一體化供應鏈,實現48小時內鮮果直達北上廣深高端市場,溢價率提升25%。強化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布局,發改委牽頭制定《西部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規劃》,在成都、西安等樞紐城市建設10個國家級骨干冷鏈基地,對冷庫建設、冷藏車購置給予30%補貼,力爭三年內將西部冷鏈流通率從35%提升至60%。推廣云南花卉產業經驗,依托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構建“種植戶—拍賣市場—航空冷鏈—全國分銷”的數字化流通網絡,將鮮花損耗率從20%降至8%,推動“云花”品牌價值突破1200億元。
完善產銷對接機制,激活全產業鏈增值潛能。建議商務部每年舉辦“中國西部農產品交易博覽會”,設立“東西協作訂單專區”,推動長三角、粵港澳企業與西部產區簽訂長期采購協議。支持龍頭企業建設中央廚房和精深加工園區,開發廣西柳州螺螄粉等爆款產品的衍生產業鏈,如螺螄粉味速食火鍋、即食酸筍等高附加值商品。參考四川安岳檸檬產業經驗,通過對接北京新發地、上海江橋等批發市場數據,指導農戶發展訂單農業。例如,安岳檸檬產業通過分析消費趨勢,引導農戶種植高糖度、無籽化新品種,帶動畝均收益提升80%。實施“萬名新農人培育計劃”,農業農村部聯合抖音、快手開展“鄉村主播特訓營”,對帶貨額超百萬元的主播給予創業貸款支持和“鄉村振興推廣大使”稱號。鼓勵電商平臺設立“西部農產品專區”,對西部商家減免技術服務費,通過“百億補貼”活動將洛川蘋果、安岳檸檬等納入重點推廣品類,實現“優質優價”的市場認知。
強化科技與人才支撐,筑牢品牌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設立“西部農業數字化轉型基金”,重點支持物聯網、AI分選、區塊鏈溯源等技術的應用推廣。以陜西洛川蘋果為例,通過引入智能分選設備,實現糖度、色澤、果徑的精準分級,推動優質果溢價率提升30%,帶動農戶年均增收1.2萬元。同步推進數字化治理工具應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搭建“鎮村通”數字平臺,整合政務審批、村務公開、共富公司服務等18項功能,實現村民辦事“指尖辦結”、村集體“三資”監管全程留痕,推動基層治理效能大幅提升,為農業品牌化提供高效政務支撐。教育部在西部高校增設“農產品品牌管理”“數字營銷”等專業,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農經管家”計劃,三年內培養5萬名復合型農業人才。建立東西部人才協作機制,選派浙江“千萬工程”、山東“鎮村通”項目專家赴西部掛職,推動先進經驗本土化落地。四川安岳檸檬產業通過引入跨境電商團隊,搭建“檸檬國際站”線上平臺,開拓東南亞、中東歐市場,出口額年均增長35%。同時,鼓勵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建“品牌創新實驗室”,針對西部特色農產品開發功能性成分提取技術,如從云南萬壽菊中提取葉黃素、從寧夏枸杞中開發抗氧化劑,推動農產品從“初級原料”向“健康消費品”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