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之中聽民意,春日盛會暖民心。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穩步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的根本執政理念,廣大黨員干部要將人民“置頂”,及時回應群眾需求和關切,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方可枝榮。從“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論斷,黨的理論與實踐中,始終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實的思想基礎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前提,只有從思想深處認同并堅守這一理念,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廣大黨員干部要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時刻不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將滿足人民的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在教育領域,從“有學上”邁向“上好學”,教育公平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在醫療領域,從“看病難”轉為“看好病”,健康守護網越織越密;在住房領域,從“憂其居”變為“優其居”,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一系列改革舉措,是黨和國家在用真心為民謀利,用真情為民解憂。善治須達情,達情始近人。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以百姓心為心,走村串戶時身入心至、排憂解難時不遺余力,在“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中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構建起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
“名必有實,事必有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具體的,守住人民的心也要務實篤行。當前,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持續向好,對幸福生活的期待更高、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更遠大,種種變化都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長新本領,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要立足崗位實際,學通“必修課”、學精“專業課”、學好“選修課”,廣泛涉獵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科技等各領域,提升理論高度、培養前沿眼光,彌補知識空白、消除經驗盲區,挖掘創新潛能、豐富業務技能,以扎實的履職本領為增進民生福祉提供堅實保障。(作者:高山雪、華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