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地方政府既是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企業服務的“第一責任人”。新時代新征程中,地方職能部門需立足職能定位,以政策為支撐、以服務為抓手,以黨建為引領,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強化政策賦能,打造惠企紓困“暖心工程”。政策精準落地是護航民營企業的關鍵保障。地方職能部門需構建“全周期、立體化”政策支持體系。一方面,完善政策供給,動態梳理國家減稅降費、融資擔保等政策,制定地方特色化配套措施,如設立民營企業專項扶持基金、推行“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務包,讓政策紅利直達企業。另一方面,優化政策兌現機制,建立“企業需求清單—部門資源清單—項目落實清單”閉環管理模式,通過“免申即享”“線上直兌”等數字化手段,破解政策落實“中梗阻”。針對融資難題,可聯合金融機構推出“園區貸”“科創貸”等金融產品,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降低民企融資成本。
優化服務生態,構建親清共贏“發展港灣”。營商環境是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土壤。地方政府需從“管理思維”轉向“服務思維”,打造“有溫度、有效率”的服務品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行“一窗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模式,實現企業開辦“零跑腿”、項目審批“零延誤”、問題解決“零障礙”。完善人才服務鏈條,建設人才公寓、技能培訓中心,實施“企業家成長計劃”,通過“訂單式”培訓、校企合作等方式,解決企業用工難、引才難問題。搭建政企溝通平臺,建立“企業家懇談會”“駐企服務專員”等機制,常態化收集企業訴求,形成“問題收集—分類交辦—跟蹤督辦—結果反饋”全流程服務體系。
聚焦黨建引領,激活民企發展“紅色動能”。黨建強則企業強,黨建興則發展興。基層黨組織應充分發揮黨建“紅色引擎”作用,著力織密組織網絡、做優服務矩陣、厚植責任擔當,推動黨建工作與民營企業發展互融共進,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添磚加瓦。建立定期全覆蓋摸排機制,全面掌握每個民營企業的經營運行、黨員職工隊伍建設等詳細情況。選派黨建指導員指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采取單獨組建、派員幫建、企業聯建、掛靠組建等方式成立黨組織,推動民營企業黨組織應建盡建。深化“雙向培養”,將企業骨干發展為黨員、將黨員培養為業務骨干,打造黨員先鋒崗、技術攻關隊,形成“關鍵崗位有黨員、核心技術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的示范效應。
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事事緊抓不放”的執行力,持續優化政策支持、服務保障、黨建賦能三大體系,讓民營企業輕裝上陣、大膽創新,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勇立潮頭。
(浙江省甌海經濟開發區 滕伊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