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為鄉村全面振興事業錨定了方向、吹響了號角。如果說鄉村全面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關鍵“棋局”,那么組織工作就是落子布局的精妙“手筋”。唯有充分發揮組織賦能作用,方能繪就鄉村全面振興壯美畫卷。
黨建引領筑牢鄉村全面振興“橋頭堡”。基層黨組織作為“定盤星”,肩負著凝聚民心、匯聚民力的重任。要抓好組織建設這塊“責任田”,嚴格落實黨內組織生活制度,讓“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成為黨性修養的大熔爐,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時刻關注返鄉創業青年、致富能手等“潛力股”并給予發展指標傾斜,激勵其在鄉村全面振興的大舞臺上勇當先鋒、敢打頭陣。積極推動黨建與鄉村發展“同頻共振”,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等重點工作,組織黨員深入開展調研、精心謀劃項目,讓黨建成為鄉村事業蓬勃發展的“紅色引擎”。
干部選拔鍛造鄉村全面振興“領頭雁”。干部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先行者”,沖鋒在前、披荊斬棘、無私奉獻。一方面,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打破傳統干部選拔的藩籬,通過公開招聘、定向選拔等方式吸引一匹匹心系鄉村,且具備專業知識及創新能力的“千里馬”,為鄉村注入“源頭活水”。另一方面,要以“精準畫像”構建科學合理、全面精準的考核評價體系,以實干、實效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試金石”,把想干事、能成事的干部選拔出來。要“精心澆灌”助力干部成長,通過專題培訓、掛職鍛煉等途徑全面提升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
人才培育厚植鄉村全面振興“智慧田”。人才為鄉村帶來知識“火種”、技術“鑰匙”和創意“靈感”,鄉村全面振興的壯美畫卷,需依托人才方能徐徐鋪展。既要深耕本土人才這片“沃土”,把本鄉本村的“土專家”“田秀才”培養成“三農”發展的“指導員”,也要“筑巢引鳳”,通過出臺優惠政策,為其提供創業資金、住房保障等服務,吸引農業科技、文旅創意等人才落戶。此外,要“搭臺唱戲”促進人才交流合作,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文旅項目研討會等各類活動,讓各行各業人才在觀點碰撞與靈感交融中激發創新“火花”,匯聚成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合力。
(浙江省諸暨市大唐街道 陳丁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