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著眼于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深刻分析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對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提出明確要求,對以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作出戰略部署,為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指明前進方向、提供重要遵循。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首要的就是以高遠的歷史眼光深刻把握反腐敗斗爭基本規律,進而澄清錯誤認識、廓清思想迷霧,堅定打贏反腐敗斗爭的必勝信心、如磐恒心、堅強決心。
腐敗和權力往往相伴而生,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
權力是最大的腐蝕劑。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要擁有權力,就有被腐蝕的風險。腐敗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同特定的社會發展階段、社會制度和權力形態緊密聯系在一起,擁有權力就存在著被腐蝕進而走向腐敗的危險。回顧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史,有些封建王朝開始時尚能勵精圖治,遂致功業大成、天下太平,但都未能擺脫盛極而衰的歷史悲劇,其中一個共同的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統治集團吏治腐敗、政以賄成,終致改朝換代。縱觀世界政黨發展史,一些大黨老黨之所以喪失執政地位,自身權力異化、腐敗蛻變是重要原因。蘇共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成就,但在長期處于執政地位、掌控執政資源的情況下,官僚主義擴散蔓延,腐敗問題日益嚴重,久而久之深陷沉疴、積重難返,最終亡黨亡國。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權力、以什么樣的行動破除腐敗,決定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的興衰成敗。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深刻認識到腐敗是最大的威脅,始終把約束權力、反對腐敗放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蘇維埃中央政府在1932年專門開展了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反貪污反浪費斗爭,毛澤東指出:“腐敗不清除,蘇維埃旗幟就打不下去,共產黨就會失去威望和民心!與貪污腐化作斗爭,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天職,誰也阻擋不了!”在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了建立“廉潔政府”的目標任務,并針對貪污公款、浪費公款等腐敗行為進行嚴肅懲治。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展了“三反”運動,嚴肅查處劉青山、張子善等腐敗案件。改革開放后,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的新變化和黨內、社會上出現的新問題,1982年中央政治局討論打擊經濟犯罪活動時,鄧小平深刻指出,如果我們黨不嚴重注意,不堅決剎住這股風,我們的黨和國家確實要發生會不會“改變面貌”的問題。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深刻把握腐敗與權力的關系,在反腐敗問題上態度一以貫之、決心堅如磐石。經過黨的十八大后大刀闊斧、披荊斬棘,黨的十九大后一刻不停、堅定穩妥,黨的二十大后持續發力、縱深推進,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通過深化改革阻斷腐敗滋生蔓延,維護了黨的形象,鞏固了紅色江山,贏得了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歷史主動,贏得了黨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共同奮斗的歷史主動。同時,我們也應清醒認識到,我們黨全面領導、長期執政,時刻面臨被腐蝕的風險,同腐敗作斗爭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能指望幾場戰役就徹底解決所有問題。新征程上,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和高壓態勢,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時刻保持異常清醒的頭腦和異常堅決的態度,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縱深推進反腐敗斗爭。
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根同源、互為表里,反腐敗必須堅持風腐同查同治
不正之風滋生掩藏腐敗,腐敗行為助長加劇不正之風甚至催生新的作風問題。不正之風與腐敗問題雖然在表現形式、危害程度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同根同源、互為表里,“四風”問題是腐敗滋生的溫床,腐敗催生助長“四風”。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深刻認識到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內在聯系,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的同時,下大氣力持續糾治黨內存在的作風頑疾。建黨初期,黨中央頒布了黨內首部懲治貪污腐化分子的文件《中央擴大會議通告——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對思想不純、作風不正、品行不端的人員,指出“一個革命的黨若是容留這些分子在內,必定會使他的黨陷于腐化”,訓令各級黨組織“應該很堅決的洗清這些不良分子”。革命戰爭年代,從提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開展延安整風運動,再到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告誡全黨做到“兩個務必”、防止“糖衣炮彈”進攻,都將改進作風、懲治腐敗一體謀劃、一體推進。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組織開展“三反”運動,成功抵制了腐朽思想和不良作風的侵蝕。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黨堅持“開放、搞活政策延續多久,端正黨風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糾正不正之風、打擊犯罪活動就得干多久”,對嚴重危害社會風氣的腐敗現象進行堅決制止和取締,查處大案要案,有力遏制不良風氣和腐敗問題蔓延。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把作風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突破口,從一體推進反腐敗、反“四風”,到風腐同查,再到風腐同查同治,既是一以貫之,也是層層遞進,糾治不正之風和懲治腐敗問題更加緊密地貫通起來,拓展了正風肅紀反腐的深度、廣度,提升了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的精準性、針對性、有效性。現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風腐交織問題。從查辦案件來看,一些黨員干部腐化墮落,往往是從生活作風不檢點、生活情趣不健康開始,從吃喝玩樂這些看似小事小節的地方放松警惕的。從監督發現問題來看,風腐交織、由風及腐、風腐一體的現象,在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領域都有表現,既有易發多發的老問題,也有由明轉暗、改頭換面的新苗頭。如果只查腐敗不糾治歪風,腐敗就得不到有效清除;如果作風堤壩不持續加固,腐敗治理成果就無法鞏固。新征程上,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必須樹立全局思維、增強系統觀念,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持續健全完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機制,既“由風查腐”循線深挖,又“由腐糾風”雙向突破,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貫通阻斷風腐演變,不斷提升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治理效能。
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施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也是對腐敗現象深入剖析、腐敗發生機理深刻思考、反腐敗斗爭經驗總結提煉而成的反腐敗斗爭基本規律。腐敗是多種因素長期積累、交互作用的結果,腐敗成因復雜性決定了必須整體而非局部、系統而非零碎地推進反腐敗斗爭。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始終把反腐敗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推進,既抓懲治震懾,也抓建章立制,還抓思想教育、紀律教育。建黨之初,制定《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國共產黨章程》,從制度上明確了紀律要求,使得初創時期的黨對黨員的紀律處分有章可循。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頒布《關于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陜甘寧邊區懲治貪污暫行條例》,強化了制度反腐,通過懲處黃克功、肖玉璧,處分張國燾等典型案件,在全黨加強了警示教育。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毛澤東多次修改后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為進一步制止貪污分子的違法亂紀行為起到了制度約束作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提出解決腐敗主要的兩個手段,“一個是教育,一個是法律”,突出發揮教育和法律在反腐敗工作中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我們黨強調反腐敗工作“要從宏觀上著眼”,通過深化改革從完善監督體制、加快廉政法規制度建設等層面推進反腐敗工作。21世紀初,我們黨提出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反腐敗基本方針,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這些實踐探索持續深化了對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規律的認識和把握。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與腐敗作堅決斗爭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反腐敗斗爭歷史經驗,形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方針方略,在嚴厲懲治、形成震懾的同時,扎牢制度的籠子、規范權力運行,加強黨性教育、提高思想覺悟,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現在看,一體推進“三不腐”仍需進一步加大力度,還有人肆意妄為,還有不少制度機制短板,還有很多人思想防線不牢。新征程上,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必須堅持一體推進“三不腐”,三者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把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融于一體,把發現問題、推動整改、促進改革、完善制度貫通起來,推動各項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堅決打贏反腐敗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重大斗爭。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反腐敗專門力量,使命崇高、重任在肩。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遠的歷史眼光深刻把握反腐敗斗爭基本規律,深化運用新時代反腐敗斗爭寶貴經驗,堅決消除反腐敗盲區、死角,著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從根本上鞏固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清障護航。
(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自治區監委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