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渝水區堅持“護路就是護發展、護路就是護平安、護路就是護形象”的理念,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舉措,扎實開展日常巡防、宣傳教育、隱患排查、涉路矛盾調處等工作,有力保障了全區鐵路線路安全穩定。
一是強化檢查指導。渝水區時刻緊繃重點時期、重點區段的安全弦,將護路聯防工作視作平安建設的重要內容,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區、鄉、村三級護路聯防組織以及成員單位的職能聯動作用,定期組織鐵路部門與地方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深入研究鐵路沿線治安形勢。針對問題仔細剖析背后的原因,力求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同時,全面落實面、片、段、點的“四級包保”責任體系,對支線案(事)件多發地及時下達平安建設督辦單和預警提示,明確整改要求與期限,確保從嚴整改到位。工作人員深入重點區段、關鍵部位開展實地檢查,詳細講解當前鐵路沿線的安全特點,并結合實際案例分析部分鐵路路段存在的潛在風險點。對于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當場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處置,及時解決護路聯防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并根據不同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二是強化路地協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致力于暢通信息溝通渠道,通過定期會商,共同研究整治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檢查同行、治理通力,凝聚起強大的工作合力,確保排查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進落實。在環境重點問題日常聯動處置方面,積極推動交通、住建和鐵路工務管理部門實現信息互聯互通,規范鐵路環境安全日常聯動處置流程。整合司法、交通、農糧等職能單位以及調解組織的力量,在加強涉鐵矛盾糾紛的排查、研判、梳理、化解上下足功夫。利用基層人熟、地熟的優勢,結合地域合作和路地聯動,制定“三定一包”措施,即定方案、定責任人員、定時限和包處理,限期調處矛盾糾紛。此外,還積極引導群眾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和訴求,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充分發揮鐵路護路聯合工作站的作用,以構建嚴密的防護網絡為切入點,實現鐵路民警、工務部門和護路聯防組織的有機聯合。組織開展聯巡、聯排、聯宣、聯調等活動,進一步促進路地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使各項工作實現無縫對接,為保障鐵路安全發揮積極作用。
三是匯聚群策群力。筑牢安全防線離不開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渝水區動員各方力量齊抓共管,不斷增強沿線群眾愛路護路意識,共同為鐵路安全保駕護航。發動44支義務護路隊伍、33名護路承包志愿者開展聯合大巡查,與鐵路民警、專職巡防隊員保持密集聯系,加強日常、集中、定時聯合巡邏排查。定期組織應急演練,通過演練強化隊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他們自覺履行職責、維護鐵路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及時兌現隱患排查獎勵,充分調動志愿者的積極性,提升志愿護路隊伍規范化管理水平。積極協調在支線重點地段新設防護網,安排專人24小時查看值守鐵路沿線視頻監控,利用春節返鄉、寒假和安全生產、平安建設宣傳等有利時機,組織工作人員進村入戶,為特殊群體和學生送去宣傳品,在傳遞安全知識的同時表達溫情關懷。通過人防、物防、技防緊密結合,形成強大合力,構筑起堅不可摧的鐵道安全網。(新余市渝水區護路辦 習梅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