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企承建的土耳其阿克薩拉伊省圖茲湖地下天然氣儲庫擴建項目地面場站設施。新華社發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如今的全球南方,經濟總量全球占比超過4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已經成為維護國際和平、帶動世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關鍵力量。作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員,中國始終是南南合作的參與者、引領者,中國與全球南方的合作必將為世界和平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金磚合作機制成為重要合作平臺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格局力量對比發生了重要變化,全球南方卓然壯大是這個時代最鮮明的標志。以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的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對世界格局的變化產生深遠影響。而以中國為代表的全球南方順勢而為,共同創建的金磚機制等新型多邊合作機制,正在成為全球南方的重要合作平臺。
2006年,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四國外長首次舉行金磚國家外長會議,開啟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進程。2009年6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首次會晤,標志著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正式建立。該機制已形成以領導人會晤為引領,以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外長會晤等部長級會議為支撐,在經貿、財金、科技、農業、文化、教育、衛生、智庫、友城等數十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的多層次架構,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治理、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建設性力量。
自2017年中國提出“金磚+”概念以來,金磚伙伴國“朋友圈”不斷擴大。今年1月,東盟最大經濟體印尼正式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進一步提升了金磚國家的體量。正如王毅指出,金磚正在成為全球南方合作的“主心骨”,增長的“發動機”,我們要把“大金磚”更加做大做強,讓全球南方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勁充沛。
此外,中國與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共同建立的上海合作組織和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等,推動全球南方聯合自強、合作共贏,也成為中國與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展開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
共同維護國際和平
中國與全球南方擁有反殖反霸的共同歷史,秉持和平、合作、共贏的理念,對于共同維護國際和平具有強烈共識。面對世界不斷上升的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挑戰,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與響應,其中絕大部分為全球南方國家。全球安全倡議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旨在與全球南方一道,共同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地區和全球安全架構,維護國際和平。
在具體實踐上,中國與全球南方合力推動地區熱點降溫,推動地區和平進程邁上新臺階。在中東熱點問題上,中國積極參與斡旋,促進各派或各國和解。2023年3月6日至10日,中國推動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舉行對話,最終雙方達成了恢復外交關系的協議。沙特與伊朗的和解不僅促進了兩國關系的改善,還在中東地區掀起了“和解潮”,推動多個中東國家復交或關系正常化,為中東和平進程貢獻了中國力量。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初期,中國和巴西就共同提出解決危機的和平倡議,呼吁有關各方遵守局勢降溫“三原則”,即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為了更有效地推動危機的和平解決,中國與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共同推動建立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平臺,旨在讓各國表達客觀和理性的觀點,為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加快共同發展的步伐
中國與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同為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符合各方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構成各方合作的最大公約數。當今世界南北發展鴻溝不斷加大,全球發展赤字有增無減。為此,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重點推進減貧、糧食安全、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為全球南方的共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2024年11月,中國宣布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涵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支持非洲發展、支持減貧和糧食安全國際合作等內容,為全球南方的共同發展擘畫了新藍圖,指明了方向。此外,中國還推動創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多邊金融機構,借助中非合作論壇、中拉論壇、中阿合作論壇等中國與全球南方務實合作平臺,以項目合作為導向,推動全球南方共同發展走深走實。
目前,中國已向160多個國家提供發展援助,涵蓋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農業、教育等多個領域,有力推動了全球南方受援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進一步壯大了全球南方共同發展的籌資規模。從2024年12月1日起,中國對4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實施零關稅,進一步激發這些國家的共同發展動力。
促進全球治理體系完善
現行全球治理體系形成于二戰后,其治理規則和機制多是由發達國家主導建立,主要反映發達國家的利益訴求,使得全球治理體系具有鮮明的非中性色彩。伴隨著全球性挑戰不斷累積,全球治理赤字不斷加劇,全球治理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伴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群體性崛起,改革全球治理體系,有效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中國始終堅持發展中國家定位,與全球南方國家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共同致力于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在氣候變化領域,中國與77國集團開展協調與合作,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合力推動南南合作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支撐力量。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領域,中國與全球南方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價值,積極推動世貿組織改革,保障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
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路徑。十多年來,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和新型多邊合作機制,中國和全球南方在全球性議題上集體發聲,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了全球南方的智慧與方案。近日,首屆“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在巴西圣保羅舉行,吸引了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積極參與,成為全球南方增強話語權建設的重要平臺。此外,在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發展中國家在技術標準制定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話語權得到顯著提升。
總之,中國與全球南方合作有助于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引領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全球南方應匯聚聯合自強的合力,共同做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開放發展的中堅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設力量、文明互鑒的促進力量,共同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作者:許利平,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