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鼓勵和規范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我們要深刻認識壯大耐心資本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以培育壯大耐心資本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一、全面把握耐心資本的內涵
耐心資本具有風險投資的基本特征,不追求短期回報、能夠承受一定波動和回撤、看重長期價值。要準確理解耐心資本的內涵與核心要義,深刻把握培育壯大耐心資本對于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作用和意義。
長期是耐心資本的突出特征。《決定》指出,“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長期是耐心資本的突出特征,可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要素來源。長期不僅僅指時限,更體現在對收益的要求上,注重長期收益而非短期收益。在投資決策過程中,耐心資本投資者更傾向于深入分析企業的基本面和長期價值,通常不受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能夠耐心等待投資成果的實現。投資者通常會選擇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行業和企業進行投資,并通過長期持有和持續跟蹤來實現投資目標。這種投資導向不僅有助于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和創新,而且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價值投資是耐心資本的本質屬性。與追求短期利益的傳統資本不同,耐心資本更加關注資產的內在價值和長期發展趨勢,而非短期的價格波動。耐心資本的投資者會深入研究企業的商業模式、技術路徑和發展戰略,并進行長期的價值評估,從而選擇真正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進行投資。這種方法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更為理性的價值判斷標準。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為要素市場化配置平臺的作用,圍繞企業投資價值形成價格信號,反映行業、企業家能力、技術、人才、風險和內外環境等各種因素,對關鍵要素和標的資產定價,將不同風險偏好和期限的資金有效轉化為社會資本,推動各類要素配置到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
風險耐受是耐心資本的固有底色。耐心資本傾向于投資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領域,這些領域雖然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但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耐心資本能夠接受在較長時間內無收益甚至虧損,不會因為短期的市場波動而輕易撤資,從而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創造良好的風險容忍環境。耐心資本對短期內市場、項目上的負面波動具有較強的耐受力,即使在市場低迷時也能夠保持理性和冷靜,積極進行逆周期布局,維持項目穩定運行。
二、發展新質生產力對耐心資本的需求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付出較高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耐心資本的重要性在于長期性、價值性、耐受性,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幫助科創企業化解融資難、融資貴等“成長的煩惱”,助力新質生產力變革。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就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耐心資本借助風險管理機制,能夠有效降低科技創新進程中所面臨的風險,為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營造一個穩定的金融環境。同時,通過優化融資結構,耐心資本還能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進而增強企業對創新風險的承受能力,尤其是技術風險的容忍度,提升技術創新試錯的成本承擔能力,從而緩解創新風險帶來的潛在壓力。鑒于科技創新往往需要巨額且持續的研發資金投入,耐心資本通過提供包括政府投資基金、養老基金、保險資本等在內的多種金融資源配置途徑,為技術攻關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有效應對企業資金短缺問題,加速技術攻關進程。
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耐心資本通過提供長期資金支持,為未來產業發展提供試錯空間,完成未來產業從技術研發到產業化應用的關鍵轉變。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耐心資本的形式多樣性能夠滿足不同領域和項目的資金需求,推動傳統產業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通過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應用重塑生產流程與創新管理模式,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另外,耐心資本通過支持傳統產業增加研發投入,引進先進技術與專業人才,強化傳統產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加速先進生產要素創新配置,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決定》提出,“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引入價值投資、容錯度高的耐心資本,持續、穩定地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所需的資金支持,幫助被投資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實現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這樣才能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耐心資本可以有效提升創新規模和創新水平,從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三、多措并舉培育壯大耐心資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系統性、全局性、長期性工程,要堅持系統觀念,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多措并舉培育壯大耐心資本,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夯實發展根基。政府作為耐心資本的重要供給方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主體,可以通過政策、財稅支持等引導更多耐心資本流向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為顛覆性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支持,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首先,完善一攬子政策體系。培育壯大耐心資本,要根據耐心資本的資金來源和投資特征分類施策,完善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為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促進資金、技術、人才、項目等創新資源有序流動和相互耦合。其次,建立健全財政金融政策聯動機制。要強化財政金融聯動,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引導、撬動和協同作用,與金融資本形成合力,壯大耐心資本。探索建立科創企業信貸風險分擔機制,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型企業的意愿和能力。各金融主體要提高耐心資本供給,把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持續提升耐心資本服務新質生產力的精準性、適配性,全面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最后,通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與開通科技企業融資綠色通道等路徑,建立有利于耐心資本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環境。
完善長期資本服務供給新質生產力發展機制,構建耐心資本投融資生態體系。耐心資本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需突破傳統生產力發展路徑,完善長期資本供給機制,為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資金扶持。通過構建科技金融平臺支持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推動科技、產業、資金深度融合。鼓勵、支持、引導居民儲蓄通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方式轉化為優質耐心資本,進入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領域。同時,拓展創業投資基金退出渠道,探索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促進被投科技企業在再融資、投后管理等方面獲得更多市場化服務。在此基礎上,完善耐心資本投融資生態建設,建立與長期投資匹配的評價體系。要牢牢把握科技與產業發展動向,深入了解科創企業的經營狀況,傾聽成長期新興企業的發展訴求,有針對性解決重點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孵化關鍵核心技術形成新質生產力。
創新耐心資本產品與服務,激發新質生產力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籌運用好股權、債權、保險等手段,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應聯合金融主體,致力于創新耐心資本的產品與服務,以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需求。需加強一二級市場的聯動,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多樣化、接力式金融服務。一方面,增強耐心資本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精準性和針對性,推動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在科技創新孵化階段,大力發展天使投資等私募股權基金,有效促進新質生產力基礎設施建設;在產業發展轉型階段,利用可轉債和知識產權抵押等融資產品,推動新質生產力市場份額擴大;在企業成熟擴張階段,確保退出回流機制暢通,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持續動力。另一方面,拓寬耐心資本服務范圍,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同時,加強資金配置與整合,通過創新金融產品,推動傳統制造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優勢,進而催生新質生產力。
(作者:西安外國語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