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推進財政科學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嚴禁鋪張浪費,騰出更多資金用于發展所需、民生所盼。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及國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政府必須以過“緊日子”來確保群眾過上“好日子”。
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過緊日子作為一種習慣、一種常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決摒棄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時時處處體現過“緊日子”的思想,確保這一理念落到實處、得以延續。
過“緊日子”就是精打細算過日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籌安排收入、債券等各類財政資金,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削減非必需開支。例如,將行政成本和大型建設項目節約的資金重新分配至科技創新和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行嚴格的財務管理和監督,確保財政資源高效利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上,避免任何形式的浪費。
過“緊日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今年,更多資源將向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民生領域傾斜,讓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如優化藥品集采政策,強化質量評估和監管;強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社會保障和服務政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用足用好穩崗返還、稅費減免、就業補貼等政策。這些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的“緊身舉措”,必將換來民眾的“幸福指數”。
過“緊日子”是實現“好日子”的必由之路。黨政機關把過“緊日子”的思想落實到日常工作生活全過程,就一定能用精打細算、務實節儉的“緊日子”鑄就群眾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作者:鄧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