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以下簡稱南航北方分公司)是2002年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與北方航空公司重組后形成的東北地區主基地航司。南航北方分公司牢牢把握東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堅持改革創新,充分發揮主基地航司的航線網絡優勢,全力助推遼沈地區航空運輸和經濟社會發展。
錨定目標系統謀篇布局,夯實振興基石
一是提高站位,精準定位戰略航向。南航北方分公司按照南航集團服務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工作部署,緊盯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目標,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貫穿運營全程,勇當東北振興“排頭兵”“領頭羊”。通過黨委會、總經理辦公會深度研討,量身定制《南航北方分公司服務東北全面振興行動方案》,明確安全服務運行、航線網絡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等七大類重點任務,細化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落地有聲。二是深耕優勢,強力助推區域騰飛。準確把握遼寧打造面向東北亞的綜合交通運輸門戶樞紐發展定位,聚焦市場變化和旅客需求,有效提升航空運輸服務能力,持續引進高性能飛機,目前高性能飛機占比90%。聚焦健全航線網絡,加強與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地有效銜接的航班設計,推進沈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搭建中外經貿交流空中要道、國際物流大通道,推動遼沈地區內外互聯互通。2024年1-10月,南航在沈旅客運輸量同比提升19.7%。三是創新驅動,前瞻布局新興產業。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航空物流經營能力,培育具備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的中轉集拼和國際分撥業務,大力開發中轉聯運業務,發展壯大貨運物流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民航產業鏈向高端、高價值領域延伸,在沈陽改造并新建APU(輔助動力系統)廠房,提升APU、V2500發動機短艙、復合材料的維修制造能力。加強在國產民機復合材料維修領域合作研發力度,開展C919機型試驗件修理業務,有效服務大國制造國家戰略需求。
人才驅動激活振興引擎,鍛造卓越團隊
一是打破陳規,拓寬“能上”通道。建立常態化競爭機制,推動干部選拔從“論資排輩”向“唯才是舉”轉變。2023年以來,共開展14輪次競爭性選拔,選拔出35名管理人員。面向全集團開展摘標制選聘,先定目標再選人,先簽契約再上崗。2024年以摘標制方式聘用市場銷售部經理,有力增強了南航北方分公司業務拓展的能力。二是多元交流,暢通“互動”渠道。突破內部局限,將人才交流范圍拓展至屬地單位,2024年推動同沈陽地區其他分支機構干部間任職掛職和雙向交流6人次。積極爭取政策,助力集團開展加強東北地區重點單位干部隊伍建設專項工作,著力培養一批兼具集團視野和基層經驗的后備力量。截至2024年10月底,南航北方分公司管理層年輕干部占比同比提升10.5個百分點。三是剛性約束,倒逼“能下”落地。207名管理人員參照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方式落實經營管理責任,覆蓋率達100%。針對主責單位、保障單位和職能部門分類設置T1、T2、T3的目標值及個性化紅線、底線目標,約定年度主指標未完成T1目標值的剛性退出。2023年以來,共有49名管理人員因觸碰紅線或業績底線被調整或退出崗位,退出管理人員累計占比達26.1%。
改革創新激發振興動能,釋放內生活力
一是價值導向,激發人才潛能。建立內部市場化核算規則,將價值創造理念融入生產經營管理全流程,具象化制定各單位個性化的價值貢獻指標。明確各單位薪酬總額與經營業績和價值貢獻掛鉤機制,差異化分配薪酬。管理人員層面實行崗績分離,績效工資與當期業績強掛鉤,按照職責設定不同系數與紅線,真正實現能者多得、多勞多得。2024年1-9月,同級別管理人員薪酬最大相差2.98倍。員工層面建立個人績效合約考核掛鉤薪酬兌現機制,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有效提升了增收節支、降本增效的市場經營主體意識。二是科技賦能,助力業務升級。以公司發展需求為牽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上線“IT風險洞察臺”“智慧綜保”“數字消防”等一批科創項目,2024年實現雙中臺應用超40個,推動數字技術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提升運營管理效率效能。加大資源投入,推動老舊生產設施設備迭代更新,釋放發展新產能新動力,讓企業創新、設備更新為發展提供源動力。三是建立機制,提升管理效能。深化飛行作風建設,制定《南航北方分公司飛行員作風量化考核方案》,創新探索對飛行員工作作風進行動態管理。建立飛行系統重點人員動態管理機制,明確入庫與出庫條件,規范幫扶措施,健全全鏈條的訓練機制。從旅客感受出發,聚焦影響航班正常性的關鍵影響因素,完善運行考核細則,提升全鏈條運行服務能力。(文章來源: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