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獻策映初心,履職不停步。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匯聚民智、共商國是的盛會,也是展現代表委員履職風采的重要平臺。一條條建議、一份份提案,既是凝聚民意的“任務書”,更是擘畫藍圖的“施工圖”。進入兩會時間,人民論壇網特別推出“兩會國是廳”專欄,聚焦兩會熱點,聆聽代表委員聲音,展現新時代代表委員的責任與擔當。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雙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英(照片由委員獨家提供)
糧穩天下安。技能人才作為糧食和物資儲備領域的核心力量,其隊伍建設直接關系到國家儲備能力的提升和現代化治理水平的實現。隨著國家對糧食和物資儲備領域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已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能力的重要基石。
為此,建議如下:
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打造技能人才培育高地。加強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的產教融合,是提升糧食和物資儲備領域的技能人才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將教育、科研和產業鏈整合,推動高校、職業教育機構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培養儲備領域更多高層次的專業人才。
打造“智慧儲備”新體系,提升技能人才科技素養。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糧食和物資儲備的智能化、信息化轉型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建設“智慧儲備”新體系,推動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在儲備管理中的應用,將有效提升儲備的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隨著產業的升級轉型,技能人才的科技素養提升至關重要。在糧食儲備領域,廣西柳州黃村糧庫的“低溫儲藏智能溫控一體化”綠色儲糧標準化全國試點項目,為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的契機。隨著智能化設備的廣泛應用,糧庫工作人員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能力,不斷提升科技素養,推動糧食儲備行業的現代化進程。
健全“多維激勵”新機制,打造技能人才發展強勁引擎。將人才發展納入國家戰略體系,出臺專項規劃,明確人才對保障糧食安全和推動物資儲備現代化的關鍵作用。通過高規格的政策引領,強化人才發展的戰略地位,為糧食和物資儲備領域的人才培養和激勵提供堅實保障。明確人才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計劃。構建涵蓋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等環節的“全鏈條”激勵機制,設立人才發展專項基金,優化科研經費支持和職稱評審體系,提高薪酬待遇,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搭建“國際交流”新平臺,拓寬技能人才國際視野。國際交流能夠幫助技能人才汲取全球先進經驗,加深其對國際儲備領域新技術和新管理方法的理解。特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糧食和物資儲備領域的技能人才需要具備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開放的思維。通過建設國際合作平臺,開展技術交流與學術合作,我國可以與世界領先的儲備管理國家共同推進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從而提升我國儲備體系的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