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2024年以來,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認真落實上級破解鄉村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的各項舉措,立足“減負、賦能、增效、聚力”四方面,全力構建權責清晰、運轉高效、群眾滿意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厘清權責邊界,在基層負擔上做“減法”。推行“清單式管理”,編制“三清單”,嚴格執行鄉鎮職責準入制度,形成事權清晰、責能相適、履職順暢、保障有力的鄉鎮權責體系。因地制宜細化鄉鎮崗位設置,實現定崗、定人、定責,真正讓基層做該做的事和能做的事。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對基層單位使用的28個微信公眾號和126個微信工作群進行監督,清理功能交叉、重復的工作群25個,注銷活躍度低的微信公眾號2個。
強化人才支撐,在基層賦能上做“加法”。推動力量下沉一線。擇優選拔素質高、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108名優秀干部擔任社區黨委兼職委員,新招聘6名高校畢業生擔任社區助理,新選聘16名專職社會工作者,著力打造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敬業奉獻、結構合理、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加強專業培訓。邀請專家講授矛盾調解等實務課程,開展農村學法用法大講堂活動18期,組織高素質農民培訓、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培訓、社區“兩委”干部及社區工作者培訓600余人次。
創新治理方式,在服務效能上做“乘法”。打造“全科網格”治理體系。全縣222個綜治網格中配備382名網格員,制定9項長效工作制度、38項“全科網格”服務管理事項準入清單,協助做好黨建、綜治矛調、信訪維穩等13個社會治理事項。開展線上服務。城市社區采用線上服務模式,農村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建立社區網格服務微信群,居民在群內反映問題,社區網格員、物業服務企業等同時接單、共同辦理、協同解決。同時在“大美龍泉路”“愛在健康路”等社區微信公眾號進行留言辦理。
黨建引領共建,在凝心聚力上做“加法”。深化“紅色物業”建設。成立神池縣物業行業黨委,實現了23家物業企業黨組織全覆蓋的目標。986名在職黨員參加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幫助解決各類需求182條;202名“兩代表一委員”領辦志愿服務項目115個。設立黨群服務站37個,將其打造成服務群眾的主陣地。激發新就業群體活力。組織新就業群體143人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報到備案,成立志愿服務隊3支,開展公益活動25次;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6個新就業群體愛心驛站,依托臨街門店、機關企事業單位建設愛心驛點12個,成立了小哥加油站、環衛工歇腳處等特色服務站點,并提供充電、飲水等基礎服務。
負擔輕,動力足。下一步,神池縣將堅持黨建引領,聚力減負賦能,組織動員黨員干部真下基層、掌握實情,真下決心、解決難題,真下功夫、凝聚群眾,以“輕車壯馬”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中共神池縣委辦 丁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