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吉林省聽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吉林振興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充分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乃至東北地區發展、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長遠考量,體現了恢弘的歷史視野、強烈的歷史擔當和深邃的戰略遠見,是指引我們錨定既定目標、意氣風發走向未來的行動綱領。”近期,敦化市委書記唐振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唐振生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一脈相承,共同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吉林篇”,是指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的綱領性文件,是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根本遵循。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敦化市將認真學習、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奮力推動敦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
唐振生表示,敦化市作為延邊的“西大門”,是全州的工業重鎮、農業大縣,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認真落實省委、州委各項決策部署,把發展立足點放在高質量發展上,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文旅興市”不動搖,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保持定力、頂住壓力、砥礪前行,統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唐振生表示,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在提升學習成效,敦化市將從實際出發找準貫徹落實的結合點、切入點,逐條逐項抓好落實,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實效和奮發前行的強大動力。下一步,敦化市要全力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強實體經濟。敦化市將堅持實體經濟為主、制造業當家不動搖,實施“內培外引”產業升級行動,做大做強“1+6+3”產業格局,“1”就是醫藥產業,支持敖東、凱萊英、華康、金賽等重點醫藥企業研發新藥、擴大產能,發展壯大中藥、化藥、生物藥、醫療器械等多元發展、互為支撐的醫藥健康產業集群;“6”就是推動機械制造、食品加工、木制品制造、能源礦產、文旅和物流等老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3”就是加快布局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努力在新賽道上占得主動、搶得先機。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深化“深度關聯”思維,用好國家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深化“領導掛帥、專班出擊、部門聯動”模式走出去、引進來,確保年內招引相關產業項目不少于50個,為長遠發展培育新動能新引擎。二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聚焦省委、州委確定的“重點專項”和重點領域改革,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微改革”和“接地氣改革”,以改革增動能添活力。強化與高等院校“校地合作”,設立醫藥、食品、裝備、智能制造等領域“產學研用”平臺,加快落地亞聯中試基地、渤海機械增材制造等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融入省州開放格局,加強與東北亞國家貿易往來,擴大出口規模,暢通出口渠道,走出延邊內陸城市開放新路。三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堅持以工業思維謀劃農業,加速山東萬得福非轉基因大豆、中國供銷農特產品加工等項目建設,全力招引天津三尚行、北京中科京盾等行業龍頭企業,積極研發人參、蜂蜜等系列森林食品和保健品,帶活“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推動一產“接二連三”。注重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短板弱項,鞏固好維護好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四是增進民生福祉。堅持發展為民、發展惠民,把每年新增財力的80%用于民生事業,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扎實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守住守牢“五大底線”,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完善矛盾風險排查、社會基層治理、百姓訴求辦理三項機制,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確保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玉才)
(文章據“延邊新聞網”,轉發時有改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