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選調生當以“清晨之問、靜夜之思”的責任感,“聞令而動、起而行之”的執行力,以“六干”為筆,以基層為紙,在阡陌縱橫間書寫破難爭先的青春答卷。
以“忠誠干”的信念鑄魂,做扎根基層的“追光者”。入基層,需厚植“為民情懷”,主動將個人理想融入鄉村全面振興、基層治理的大局中,在田間地頭傾聽“泥土心聲”,用專業知識助力集體經濟破局;需讀懂“中國鄉土”,把“第一粒扣子”扣在“為誰干事”的價值選擇上,在走村入戶中讀懂“民生賬本”,以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的初心;需錨定“青春航向”,在低保核查時多問一句冷暖,在防汛抗臺時多踩一腳泥濘,讓理論宣講既有“泥土味”又有“時代感”。
以“務實干”的銳氣破局,做改革攻堅的“踐行者”。基層工作矛盾交織、千頭萬緒,要敢于打破“慣性思維”,搭建“協商驛站”平臺,化解社會矛盾,優化資源配置,展現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生動實踐;要以“釘釘子精神”推動落實群眾急難愁盼,用腳步編織出“民情經緯網”,用民情日記記錄民憂民盼,加強協同配合,完善長效工作機制;要善用數字化手段創新治理模式,通過政務服務數字化、社會治安智能化等,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治理效率。
以“擔當干”的標準立身,做群眾認可的“答卷人”。基層工作成效最終要由群眾評判,選調生要提升工作能力與專業素養,精通業務知識,成為群眾與基層工作者的溝通橋梁,在面對群眾咨詢時給出準確、專業的解答,使群眾信服;要強化服務意識與責任擔當,落實政策注重建立長效管護機制,調解糾紛及時跟進處理進度,積累群眾信任;要注重工作方式方法,靈活的工作方式、鼓勵支持的工作態度,如推動“垃圾分類積分”模式,實現環境改善、鄉風文明雙提升,實效贏民心。
以“創新干”的智慧賦能,做知行合一的“多面手”。基層工作既要“埋頭苦干”,更需“創新巧干”。發揮理論優勢,將政策語言轉化為“方言土話”,在政策宣講中架起“連心橋”;拜群眾為師,學習調解糾紛的“老支書工作法”、掌握鄉村發展的“土專家經驗”,善用新思維、巧用老智慧,找到基層治理的“最優解”;實時梳理民情,將各地示范村調研成果轉化為惠民舉措,積極探索共富模式,幫助村民打開農產品銷路,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雙向奔赴。
以“團結干”的豪氣聚力,做鄉村全面振興的“守護者”。鄉村全面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的共同參與和支持。要加強溝通與協作,切實做到政府發揮主導作用、企業帶動經濟發展、村民依法履行義務,形成上下一心、左右協同的良好局面;要注重鄉風文明建設,積極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形成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氛圍;要積極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讓群眾在參與決策和管理過程中,不斷提高項目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讓鄉村全面振興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
以“廉潔干”的作風修身,做克己奉公的“明白人”。在基層鍛煉過程中,選調生須時刻繃緊紀律之弦,嚴守紀法規矩,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確保政策落實到位、資金使用透明公開,特別是在征地拆遷、惠民資金發放等關鍵領域,嚴守底線、不越紅線;遠離“表演式落實”,在日常工作中杜絕“躺平”“擺拍”等形式主義,全面做到“心至”“身入”,努力將民情建議轉化為民生工程;筑牢思想防線,在組織生活會中“紅臉出汗”,在廉政教育中培養良好的生活作風,讓青春之路始終行穩致遠。
(浙江省嘉善縣西塘鎮華聯村選調生 邵遠超)
